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G能不能赚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11:43  每日经济新闻

  凌建平 祝裕

  主持人:

  据北京奥运会对于3G的承诺正让资本市场疯狂,有关股票出现了连续强势。但据有关媒体报道,信产部部长王旭东已经在为3G灭火,他认为,建立一代网必须有一个全程网,但建立第三代网就不一定要建一个全程网才可以漫游,三代网完全可以在二代网基础上逐步过渡。王旭东的这个表态意味深长,也就是说中国不一定一次就上3G。在关于中国3G市场的预估中,多家权威机构均发布报告称“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通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每建一张覆盖全国的3G网,其成本至少在500亿元以上,按照市场的普遍看法,中国将发布3张3G牌照,其市场投资规模就在1500亿元以上。

  所以,动辄启动“千亿”工程正使3G的赚钱梦变得虚幻,甚至有人认为3G很可能最后谁都赚不了钱。而英国《星期日邮报》称,全球最先大规模进入3G的和黄已经委托投资银行高盛积极寻找买家。

  大众评判台

  丁文波:不看好

  我不看好3G的前景。3G是一件投入巨大的工程,实际上回报的前途渺茫。不光是3G,就是现有的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的用户群也是广大手机用户中的极小部分,连这个市场都没有充分打开,如何去开拓更为先进的3G市场呢?

  黄小姐:只是一个概念

  3G只是一个概念。不可否认,3G的出现确实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但手机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大多仅仅充当沟通、联络的桥梁,其娱乐消遣的成分则只占极小一部分。所以3G的路还很长。

  陈菁:商家不敢轻易冒险

  我不反对推行3G,只要我的手机能有越来越多的新花样,有什么不好呢?当然,前提是费用不能大幅增加。但是,我不知道运营商会不会也有我这样从容的接受心态,在商言商,3G投入的巨大可想而知,如果回报的时间长、利润低的话,不晓得能有哪个商家敢冒此大险。

  严海渊:愿意为新生事物多付费

  作为新生事物,3G一开始的使用费用肯定较昂贵,我本人并不反对运用3G,况且较喜欢时尚新事物的消费群体也会喜欢体验3G的感受。虽然刚开始的费用较贵,但可以理解,电话、手机刚出现时,价钱也是相当贵的。

  李俊:肥了通讯设备商

  从目前状态看,上3G明显是烧钱。国内的消费群还未形成,这样的基本面已决定了3G的利润空间不可能会有多大,而手机多媒体的整个产业链在现阶段很脆弱单薄,即便投资先上硬件,把网络全架设起来,也无法提供理想的服务。既然没有利润空间,那么现在叫着嚷着要全面上3G的只能是渴望赚得巨大利益的通讯设备商。

  ◆沸点特稿

  3G前途并不乐观

  绎明宇 赛迪分析师

  虽然3G现在宣传得厉害,但3G到底能不能赚钱,还真不好说。投入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需求市场谁也无法得知到底有多大。事实上,就连发达的欧洲国家,3G也还没有赢利,仅仅是日本与韩国有赢利,韩国的微薄赢利还得益于政府的支持,而日本3G的赢利是2.5G赢利的延续。运营商是经营主体,一旦发生亏损,承担此责任的只有运营商自己。况且,3G的一大特点就是初期投入非常大,利润只能在以后慢慢赚回来,但这个时间绝非一两年。问题在于,也许3G的钱还没赚回来,或者说3G的网络还没建全,或许4G又成熟了。要知道,中国现在的4G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么,运营商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大刀阔斧地前进吗?

  据我们所知,指望能在2G的基础上平滑过度到3G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先宽宽大家的心,做做这样的宣传。

  如果投入100亿元能从2.5上升到3G,我们可以称为平滑过度,但事实上,没有人敢对此担保,他们顶多敢说再花六七百亿元。从现在国内几家运营商的情况来看,顶多只有联通的CDMA这个美国标准可以平滑过度,而GPRS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如果投入太大,还能称为平滑过度吗?

  运营商不是傻子,他们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嗅觉,3G相比2.5G肯定有优势,如果真是有利可图,3G早就成了被人哄抢的香馍馍了。而事实上,运营商非常谨慎,除了电信与网通这两家固网运营商比较主动。但这两家固网运营商主动的原因并非3G,而是因为他们缺少这张移动牌照。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3G技术的创新意义,然而运营商提供了技术更成熟的产品,就一定会有市场吗?从身边的情况来看,很少有人使用手机电视以及手机游戏这样的2.5G服务,几乎都只是普通短信以及彩信这样的小流量业务。试想,如果连2.5G都鲜有人用,那么3G又会有多大的用户群呢?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到令人乐观的数据以及例子。

  当然,奥运的到来会对3G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奥运需要为许多外国人提供这样的服务,因为国外已经开展3G服务,也是为了提供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支持。但奥运结束以后,我们还能保证国人会继续大量使用3G吗?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