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银行股缘何一枝独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10:31 金时网·金融时报

  公司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是银行股走强的根本动力。

  境内外投资者对内地银行业未来业绩高增长的预判也是推动股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动力。

  从短期基本面来说,银行股持续高企同样具有内在依据。

  银行股受境内外投资者追捧,剔除对其本身高成长性的憧憬外,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一因素也不容小视。

  金融板块“一枝独秀”,与“权重决定话语权”这一新投资理念也有关联。

  金融股的持续走强也是QFII投资“全球配置”的结果。

  自9月份以来的两个月内,银行股在A股市场可谓风光无限,超过30%的板块平均涨幅令其傲视群雄。按照个股来衡量,浦发银行约上涨75%,招商银行上涨了67%左右,远远超过大盘和其他板块的涨幅。本周一,A股市场出现“跳水”走势,上证综指急跌19.58点。然而,对比市场的一时“落花流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股依旧继续上升。是什么力量促成了银行股如此与众不同?金融板块的“一枝独秀”,引发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A股市场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银行股独领风骚,当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撑的结果。然而,究其本质,公司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是银行股走强的根本动力。据2006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银行业业绩光鲜亮丽。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率全部超过14%,净资产收益率全部超过8%。虽然不良贷款规模比今年上半年略有增加,但不良贷款率却继续下降,民生和浦发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保持在2%范围以内,分别为1.21%和1.89%。

  境内外投资者对内地银行业未来业绩高增长的预判也是推动股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宏观面来讲,支撑银行股长期走强的政策优势将长期存在。“境内外投资者目前认为中国经济2007年至2008年将保持强劲增长,与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形成对比;中国银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具有良好的中长期增长前景;银行业改革以及监管政策环境(混业经营的方向、低税负等)都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相关研究人员作如上表示。

  从短期基本面来说,银行股持续高企同样具有内在依据,其主要支撑因素为如下几个方面:未来2-3年较为确定的净利润增长,据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相关研究,根据各家银行的贷款增长计划和拨备等情况,上市股份制银行未来3年将保持25%的净利润增速,工行和中行保持未来2年约20%的净利润增速;贷款净息差扩大,两次升息以后,银行净息差扩大;中间业务快速增长;税负降低:预计2007年一季度所得税率从33%降低至25%,这可以增加约20%的净利润。营业税长期来看可望取消,也可以大幅度增加净利润。

  银行股受境内外投资者追捧,剔除对其本身高成长性的憧憬外,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一因素也不容小视。近期美元对人民币屡创新低,11月9日甚至跌破了7.87元,这直接刺激了银行股的上涨。专家分析,从新兴市场的发展经验看,本币升值必然诱发大量外资的流入。这些资金最终会汇集到银行体系,从而对银行的资产规模和收入结构产生积极影响。从H股与A股的联动效应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也将对内地银行股产生积极影响。首先,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资产外币标价的上升,有利于提升香港上市的内地银行股的估值水平,随着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联动性不断提高,银行股A股股价必然也将受到支撑。

  金融板块“一枝独秀”,这与“权重决定话语权”这一新投资理念也有关联。专家分析,目前市场各机构对权重个股的追逐,已成为市场空前统一的新投资理念。今年7月中行上市后,银行板块已经跃居两市权重第一大板块,再加10月工行上市后,这一地位更加无可动摇。大权重为银行股带来了战略性机会,引发了众机构对大盘蓝筹股的争夺。因此,在大行情的预期下,超级机构所能选择的一定是这类个股。反过来,超级机构的重仓持有必然导致银行股未来股价的不断走强。“基金普遍都把银行板块作为一个长期战略配置的品种来看待,不配置银行板块是难以想象的。”某基金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金融股的持续走强也是QFII投资“全球配置”的结果。专家分析,在全球配置阶段,QFII在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中,有一部分是具有本土优势的主导产业,如印度的软件业等,另一部分则是国际视野下的战略配置,如金融业。由于金融行业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较高的进入壁垒,导致该行业具有资源稀缺性,是QFII眼中少有的极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成为可以长期选择的投资品种。QFII坚定增持金融股,使其成为了市场的风向标,诱使国内机构加入对QFII持仓品种的追逐。国内、国际机构的看好与长期持有,必然造就金融板块的强势。

  综上所述,从长、短期,内、外因的角度来看,银行股走强有足够多的因素支撑。然而股市瞬息万变,银行股“一枝独秀”究竟能维持多久?“银行股可能出现分化走势,像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股将继续升势,浦发银行、深发展、华夏银行等中小型银行股可能出现调整走势。但从宏观来看,银行股的投资空间依然潜力巨大”。有关投行专家告诉记者。

  金融时报 (2006年11月15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