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驱云拨雾看恐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7:2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肖渔

  “中国A股市场正在边缘化、空心化!”一年前,担心国内优质上市资源流失的讨论一度铺天盖地,一些专业人士纷纷发出上述呼吁。然而,一年后的今天,这些声音似乎戛然而止,舆论的焦点又一边倒地扑向了事物的另一极———新股恐惧症。

  大盘股上市、恢复市场融资真的如此可怕么?就在中国银行6月份平稳登陆A股市场的时候,很多人似乎都已经摆脱了这样的困惑。然而,伴随着近期股市连续调整,一切都发生了转变,市场再度患上“恐新症”。事实上,市场好,股票发得好;市场坏,股票发行难。这在海外市场也颇为常见。因此,业内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对大型优质企业上市,投资者还需转变心态,辩证地看待。

  其一,目前市场中大盘股的分布不够均衡,数量也远远不足。比如,目前两市的第一权重股中国银行,它的市值已占到上海市场的17%,它的

股票每涨跌一分钱,都将影响沪综指同向涨跌一个点。尽管也有人将其喻为“定海神针”,但这一状况本身就蕴含着“不正常”的意味,即中行打个喷嚏,大盘就得感冒。如此不仅让股指失真,也使大盘的涨跌牵系于个股之上。从这个角度说,市场需要更多类似的大型优质企业上市,市场的稳定性才能牢固。

  其二,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已让今天的股票市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几年前大为不同。怎么吸收流动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这些措施都是有限的,远不如将资金引向资本市场来得快。在这一背景下,适当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会将更多的外部资金疏导到股市,既为市场带来了增量“血液”,也有利于将过多的流动资金转变为证券,促进企业资本的形成。

  其三,将视角放到更为宏观的层面,解决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的老问题,也需要发展市场融资。事实上,我国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给经济带来的隐患已经日益严重,每一次宏观调控必定造成相当规模的银行坏账。数据显示,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已达2.18万亿,全年肯定要突破既定2.5万亿的规模。而今年的股票发行迄今才有600亿,其中,中行和大秦铁路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其余中小板公司的融资规模微不足道,全年也就1000亿左右。由此可见,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增长,还相去甚远。

  面对大型优质企业上市,市场出现了叶公好龙般的过度反应。“虽然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已使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巨变,但是很多投资者的心态却还没有调整过来,仍旧停留在股改前的认识。”某资深观察人士说。

  困扰市场的因素还在于,对于新的发行机制下的很多新问题,很多投资者的认识还处于似是而非的阶段。比如对8000亿打新资金影响的判断。历史上曾有9000亿申购资金的最高纪录,需要指出的是,4、5年前出现的9000亿纪录是在金融市场流动性尚不强的条件下创造的。而如今,金融体系中,跨行业的资金流转已非常之频繁,且不说

房地产市场,就是在股市和债市之间,资金此消彼长的变化就已非常清晰。相对于每年新增数万亿的货币供应来讲,8000亿的打新资金实在不足为奇。

  再有,需要认真探讨清楚的命题还有:怎么衡量战略配售、定向发行等环节中,机构锁定成本与获取收益间的关系;如何评价新的发行制度对于发挥机构稳定股价、发现价格方面的作用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如果似是而非,就很难对目前的市场状况进行清晰的判断。实际上,在新的发行机制下,市场内生的约束机制已经开始逐步显现,特别是在适宜的制度安排下,市场对大盘股的发行是能够给予认可的。

  诚然,观念的转变、心态的调整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转变也许会带来阵痛。不过,尽管恢复市场融资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据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在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充分尊重A股市场目前仍以散户结构居于主导的现状,力争在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市场的承受程度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