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财经时报:新股市老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3:21 财经时报

  自2005年7月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以来,在上周首次出现“五连阴”。持续的下跌,让不少投资者开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产生怀疑。

  诱发现阶段股指下跌的因素,是一个A股市场老投资者都熟悉的老故事——新股发行太快,或称股市“扩容”压力太大。

  以2006年6月5日中工国际网上发行为标志,到7月31日为止,已有10只新股完成发行,合计融资额为406亿元。在中工国际网上发行前一个交易日(6月2日),两市总市值为4.4232万亿元。到7月31日,两市总市值为4.7624万亿元。

  表面上看,沪深两市市值似乎在上涨。但若剔除新股、增发股份上市等增量因素,以新股发行前的股本为基础,两市7月31日的总市值实为4.0178万亿元,较新股开闸前减少4054亿元;剔除增量部分后,两市流通市值从6月2日的1.6516万亿元,下降到1.5015万亿元。

  这意味着,自新股恢复发行以来的短短两个月,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损失,高达1500多亿元。

  现在股评家和

证券投资机构几乎统一的判断是,新股发行引发大量资金转向申购,造成A股市场失血,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市场的悲观情绪,股市行情随之展开调整。

  闻“扩”色变,是中国股市独有的特色,这一特色伴随着中国股市存在了十余年。其实,另一个老故事可以对此做出更好的解释,这个老故事名为“政策市”——每当新股发行节奏加快,尤其是大盘股接二连三地投放市场时,都会向市场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监管当局认为股市太高了,需要调整了。

  正因为这样的理解,每每发行新股频率加快时,市场都会调整,而管理层也每每都会向市场明确表达:“新股发行节奏将视市场情况而定。”言外之意,就是市场行情好就多发快发,市场行情不好就少发慢发,甚至不发。

  于是往事再现。当一个个大盘股不用排队,闪电般完成发行和上市之时,投资者理解了,这是管理层认为股市太高,至少是认为涨得太快,需要打压一下了。

  原本投资者希望,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快速推进,影响股票市场发展的“同股不同权”等根本性痼疾解决,市场从此可健康发展。但现在看来,股市另一个痼疾——“政策市”依然故我。

  成熟

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发不发、何时发,都本该是由企业自己决定的事情,企业根据融资的成本选择自己的融资方式。但在中国,上千家企业却在排队等待,等待监管者理解的“合适时机”。一切节奏,都在证券监管部门手中掌控,企业则身不由己。

  从目前的情况看,股市何时止跌回稳或转头向上,恐怕还得看何时监管部门放缓新股发行节奏。如果这样的情况当真再现,那至少说明中国股市距离成熟依然甚远。

  事实也是如此。在上千家企业排队等待发行股票的今天,哪位投资人说得清楚股市上涨压力有多大?看不清楚就会赌,就容易恐慌。中国股市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已经徘徊了十年,何时才能结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