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清欠钉子户拖了资本市场后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08:4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彭松

  编者按:“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股改,也适用于清欠。在股改渐近尾声时,清欠已成下半年工作重中之重。下一步清欠的难点在哪?已完成清欠公司有何“灵丹妙药”?清欠“重灾区”有何具体打算?如何创新才能拔掉清欠“钉子户”?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清欠倒计时”栏目,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探讨,并将连续关注各地清欠最新
动态。敬请留意。

  近段时间以来,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多方的大力推动下,上市公司清欠工作有了重大进展,欠款总额较2002年末时的高峰值已经有了大幅下降。不过,截至今年6月底,仍有147家公司合计约315.7亿元的借款尚未清偿,一些“欠款大户”至今仍未拿出实质性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这些清欠“钉子户”拖了资本市场后腿。在股改渐近尾声时,清欠已成下半年工作重中之重。

  彻底清欠 大势所趋

  早在去年4月,国务院部署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时,就明确指出要“重点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去年6月,证监会发出了《关于集中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的通知》,清欠攻坚战役在全国范围展开。而去年11月,国务院批转证监会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得以各种名目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对已侵占资金,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务必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随后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及各地证监机构纷纷成立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相关工作,掀起了一股清欠高潮。

  清欠大环境已经形成,追回占款工作也稳步推进。而股改与清欠工作的共同推进,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亮点。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头5个月,共有212家上市公司完成清欠,77家部分清欠,合计清欠112.63亿元,仍有189家公司合计涉及资金占用336.41亿元。而7月初最新的数据则显示,存在资金占用情况的上市公司减少至147家,占用资金余额则降为315.7亿元。而内蒙古、厦门等地区,则率先全部完成了辖区上市公司的清欠工作。

  欠款大户 攻坚重点

  虽然完成清欠的上市公司家数已经过半,但目前资金占用总额仍超过300亿元,下半年清欠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截至6月30日,在147家公司中,有30家公司关联方的资金占用余额超过3亿元,这30家公司合计占用资金达到191亿元,占未清偿占用资金总和的60%还多。这些公司的清欠问题,应当是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如果这些公司拿不出有效的清偿方案,年底前彻底完成清欠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在这30家公司中,多数为ST公司,经营状况普遍不佳,其中有21家公司去年出现亏损。以控股股东性质来分,国有控股及民营控股各占一半,其中还有3家属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而三九医药(资讯 行情 论坛)则是欠款第一大户,公司被占用的资金达到30多亿元。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因为过去改制不彻底,集团把主要资产剥离出来上市,集团自身则依赖上市公司输血。一旦上市公司经营出现问题,集团本身又没有什么盈利能力,历史占款也难以偿还。不过,对于国资背景公司,只要得到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解决占款问题变得相对容易。比如中国武夷(资讯 行情 论坛),虽然关联方占款数额较大,但公司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已经拟定清偿方案。如果大股东采取的途径仍未足以偿还欠款,地方政府将专门划拨土地,以此填补清欠不足部分。

  而对于民营企业背景的上市公司,尤其是过去资本市场中一些所谓“玩家”造出的如“德隆系”、“

托普系”等各种“系”中的上市公司,清欠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少数上市公司资金已经被非法抽逃的公司,要完成数额巨大的清欠,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即便将其拥有的全部上市公司股权变卖,往往也不足以偿清欠债。

  业内人士认为,彻底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已经是大势所趋。针对一些公司的特殊情况,则需要各个方面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按照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原则,通过各种组合和创新举措,确保打赢清欠攻坚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