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日本经济病愈出院 沉船教训值得深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11:4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黄格斯

  如果不出意外,日本央行将在本周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加息25个基点,从而正式结束已执行5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今年3月9日,日本央行已宣布取消超级宽松货币政策。这两项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日本实施多年的抗通缩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也标志着日本一个痛苦时代的正式结束。

  日本始自上世纪90年代持续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被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之为现代世界经济史上最神秘的“冰海沉船”事件。经过漫长而曲折地“拯救”后,以结束零利率政策为标志,这艘巨大的沉船终于浮出了水面,恢复正常航行,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同小可。

  从金融方面看,日本结束零利率将有助于遏制全球流动性泛滥。长期以来,日本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为全球市场注入了大量低成本资金,息差交易得以在商品市场和

股票市场盛行,直接推高全球资产泡沫。如今,作为流动性重要提供者之一的日本开始拧紧水龙头,市场受到冲击将不言而喻,6月份全球市场的波动就是这种影响的预演。但从另一方面看,日本各界终于消弭分歧结束零利率,也说明日本经济增长的基础已经稳固。在美国经济减速迹象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前景转而明朗对世界经济来说显然是一个利好消息。过去几年,世界经济一直靠美国和中国充当火车头,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能顺利接棒,世界经济增长显然有望获得更好的持续性,这对亚洲和中国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在为日本重新浮出水面而欢呼的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来说,吸取其沉没和艰难的拯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显得十分必要。

  日本零利率政策是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但其根源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日元升值及其一系列后遗症。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但随即引起了经济衰退,为此,日本央行于1986年开始下调利率,宽松的货币环境逐步引发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股市和

房地产泡沫。随后,为抑制泡沫,日本央行又在1989年和1990两年时间内连续多次上调利率,直接刺破了泡沫并引发了持续十余年的
通货紧缩
。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一直在与通缩作艰苦的斗争,其过程极尽曲折,政府和央行先后实施的扩张性政策也因误判形势而过早终止,结果功亏一篑。例如,1997年桥本龙太郎因担心赤字过度扩张,过早地调高了消费税,使经济再度陷入衰退;1999年2月,日本央行吸取学术界建议,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但由于对经济复苏的判断过于乐观,匆匆忙忙地在2000年8月结束了这一刺激性政策。直到形势不妙,重又在2001年将利率降至零,并为市场提供超量的货币。如此持续5年时间,加之世界经济好转,日本经济近两年才开始露出持续复苏的迹象。

  日本是第一个通过追赶战略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亚洲国家。曾几何时,它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成为争相效仿的对象,而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模式又广受诟病。笔者认为,在日本重病出院之时,祝贺之外,更应吸取其惨痛教训。

  教训之一,千万不可沉湎于泡沫游戏。日本十几年来的困难处境,根源都在80年代泡沫的膨胀。通常而言,泡沫在膨胀的过程中,社会上受益的人较多,官方的抑制政策很容易受到阻挠,加之决策部门也往往倾向于维持泡沫,最终导致局面失控。日本经济学家冈崎哲二的研究显示,在日本地产泡沫膨胀的早期,日本央行也曾保持过警惕,但最终受理念和独立性的制约,未能采取有效行动。反观国内,虽然目前资产价格的风险为相当多的人所了解,但受各种错误观念和利益团体的牵制,有效政策难以出台或者难以得到执行,房地产价格仍在争议中扶摇直上。

  教训之二,结构调整要主动进行。行政主导、外需主导、投资主导,这是亚洲许多国家早期发展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日本经济深陷泥淖时间如此之长,与这种特殊的结构性缺陷有着密切关系。与其通过一场旷日持久的衰退来被迫调整,不如尽早主动进行调整,目前我国经济中的一些难题,如经济过热、升值压力、内外失衡,都是这些结构性问题的直接体现,如果政策仅考虑短期效果,把痛苦往后推,结果只能是越往后推,越痛苦。

  教训之三,经济决策应该民主化、科学化。20多年来,日本经济政策接二连三地失误,相关部门的决策一错再错。这种吊诡的局面固然有很多的运气或者说偶然的因素,但从中人们也看到了科学正确决策的极端重要性,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注意广开言路,尽量做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