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东方愚:民企海外上市 不要轻言第二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9:53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再掀高潮。据悉,2004、2005年分别有34和25家中国内地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新上市,占当年IPO总数的41%和37%,2006年的五个多月时间内,又有14家中国内地企业成功在新加坡挂牌,使得中国内地企业占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711家)的比例超过14%。

  这七十多家跻身海外证券市场的企业当中,不乏民企的身影。去年堪称中国民企海
外集中上市年———7月14日富力地产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为在香港上市的首家民营房地产公司;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疯涨了353.85%,成为美国最近5年多来表现最强劲的一支新股;12月15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个融入美国主流资本市场的中国民营企业。

  即使如此,也不能贸然断定中国民企海外上市“第N春”已经到来。与上述引人瞩目的上市“样板戏”相比,普通中小民企海外挂牌的崎岖生态,或许才是中国民企海外上市的本真解读。2005年9月,青岛金华海生物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借壳上市,众媒体竞相报道这匹山东民企黑马,但黑马光彩四射不多久,就被打入冷宫,其原因一是其年销售收入的微薄令人对其上市路径产生狐疑,二是其多年前的非法传销案之“伤疤”被重新揭开。类似案例不绝于耳。

  从政策供给上看,虽然去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内地民企海外红筹上市之路重获新生;今年1月,我国取消了国内企业每年用于海外投资的购汇上限,民企海外融资再受鼓舞。但从近几个月民企海外融资的趋势来看,这些利好消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国际投行方面,数据显示,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美林等在内的十大投行巨头,占据的中国企业境外IPO市场空间已超过87%,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也是他们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盛宴的过程。蒙牛、江苏雨润、永乐电器等民企的上市模式一般是通过与外资投行签订“对赌协议”,民企从此获得注资、顺利完成改制并在海外上市,而国际投行在任务完成后,会通过先前设计的通道撤离,套现而去。由于不少民企依赖于国际投行的介入,一则赢得市场信任,一则求取轰动效应,再加上浸淫在“对赌协议”中“过把瘾”,很难保证双方合作根基的牢固以及投行抽身而退后民企内部机制、风险抵抗能力能“涛声依旧”。

  中国银行日前在香港挂牌上市,也是国际资本市场“盛事”,其董事长肖钢称“天时地利人和”,但上市后第三天就因“中国银行河南沈丘1.46亿美元诈骗案”招来异样目光。这何尝不是中国企业“旧疾”与急于海外上市之“新病”对接之后的显性后果!由于民企“自我疗伤”能力与“自我补偿“机制不及巨型国企,一旦硬伤转化为现实恶果,将最先遭受侵袭。

  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尚未“利其器”、“善其事”,更未“善其身”,因此,在笔者看来,如今民企大规模海外上市、大举跨国并购的条件还不成熟。从战略上说,时下民企的明智之举是以内秀之举攒外战之功力,考虑兼并收购国有企业、整合资源、切不可被一时一事的“短板”阻碍了长远的发展,将心腹之地拱手让给他人。

  中国资本市场翻开新的一页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按照时间、空间及含金量重新布置价值链的过程。对近在眼前的富矿视而不见或见而难得,急于伸手到围墙之外,恐怕结局难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