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股评化当心砸自己招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11:1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刘锐 雅有报告,俗有股评。曾几何时,看“南雷北赵”之荐股,捕捉涨停板成了当时很多股民的一种向往。近年来,随着股评黑嘴被严打和投资者结构的调整,机构的研究报告开始大出风头。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场趋于活跃,各机构的研究报告更是乘势而上,通过各种公开、半公开的渠道在市面上广泛流传,大有取代当年股评之势。
快餐式的股评逐渐退场,厚重型的研究报告开始吃香,这当然不是一句“长的就一定比短的强”所能概括得了的,机构报告的崛起应该归功于如下因素: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股评自从被少数黑嘴搞臭搞脏后,该行业的公信力一落千丈,对于大部分靠外界信息炒股的中小投资者来讲,研究报告的出现刚好可以填补这一空当;二是与股评相比,研究报告多由机构的专业人员出具,研究的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格式内容基本已同国际接轨,比那些光看K线和打探小道消息的股评明显高出一个层次;三是一些研究报告推出后,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确实扶摇直上。如此强烈的示范效应,有时不服不行。 但问题是,什么东西一多,就滥了。如今的券商研究报告无孔不入,财经网站、证券媒体、券商的网页,都可见到它们的身影。虽然国内的研究报告这几年从形式上已同国际接轨,但从一些报告的“骨架”上看,颇有点当年股评的影子。首先是标题越来越唬人,动辄“价值严重低估”、“强烈建议买入”。其次是开门见山,直接建议何时何价介入、目标价位是多少、多少时间能达到等等;再就是建议买入的多,建议回避风险的很少。与当年股评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报告多了很长篇幅的基本面研究推断,披上了基本面这件马甲,无疑给投资者派了颗定心丸:咱这些结论都有根有据,可不是瞎糊弄人的。 研究报告看多了,就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有的研究报告强烈建议买入某某股,并直指看到多少价位,结果股价没涨两天就直往下掉;更多的研究报告是等股价涨到半山腰或甚至已到顶了,普通投资者才能一睹其“芳容”。这里面有很多例子。比如最近正在表演的沪市某工程类公司,该股从5块多钱起步,主力通过连续吸筹,吃饱喝足之后,在9块钱附近形成了一个平台整理;休息3天后,突然连续3个无量涨停。很多中小投资者对该股吃了伟哥似地猛涨不明所以,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某券商的研究报告早早就推荐了它。可是,这份报告成为“公开信息”,却是在涨停的第一天收市后。原来如此。 在股市这个逐利场,赚取的就是非对称信息的钱,谁愿意把自己最核心、最隐密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公之于众呢?正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一般投资者所能免费看到的要么是过期的东西,等看到报告时股价早已涨上了天,一旦追进去,套你没商量;要么是质量内容本身不过关的,股价走势与报告推荐内容南辕北辙。很多投资者原先是听股评、看股评被套住,现在却一不小心看报告被套住了。 现在炒股靠什么?有人说要靠忽悠。实力强的忽悠实力弱的,大机构忽悠小机构,小机构忽悠中小散户。谁忽悠的本事最强?不是电视上那些股评家,是写研究报告的。价值、核心、潜力,头头是道地忽悠一番,散户看晕了,机构也就该出货了。此话虽有“一棍子打死满船人”之嫌,但意思却摆在那里。因为,如今利用打着价值投资旗号的研究报告,层层传销,完全可以搭建一条大机构———小机构———中小散户这样的股市食物链。在食物链的高端,大机构能提前拿到最核心的研究成果,吃香的喝辣的,让人好生羡慕;而处于最低端的中小散户,能分点残羹冷汁已属万幸。 有意思的是,推出报告的机构“风险警示”做得都很到位,免责条款个个字斟句酌,有的甚至还挂出“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之类的免责声明,利益关系一看便知。在当前的牛市大环境中,大量为选股而烦恼的中小投资者,也应该像这些机构一样格外小心谨慎,理性判断,千万别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到报告就当金元宝。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