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对股市影响几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15:52 《理财周刊》 | |||||||||
贺宛男 IPO第一单终于落下,“新老划断”迅即走完了第三步,全流通A股正式启航。 虽然,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恢复发股融资长期看对市场是利好,但当IPO真的到来时,股指还是从1670多点最低跌到1560来点,下跌了100多点;尽管股指的下跌
管理层何以“三箭齐发” 监管层曾一再强调,循序渐进是改革的主要原则之一,并且明确指出,新老划断将分三步走,即第一步,恢复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定向增发以及以股本权证方式进行的远期再融资;第二步,择机恢复面向社会公众的其他方式的再融资;第三步,择机选择优质公司,启动全流通条件下的首次公开发行。“五一”长假一过,突然三步并作一步――从5月8日开市第一天发布再融资管理办法,5月9日G中信等3家公司披露定向增发预案(第一步);到5月13日,G宝胜等数家公司披露公开增发预案,数日后G申能发布公开增发意向书(第二步);再到5月18日,证监会发布IPO管理办法,5月25日中工国际夺得IPO第一单,前后仅半个来月,“三步走”竟成“三箭齐发”,个中原因何在? 笔者以为,此系管理层有意而为之。因为股改的前提就是以“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为基础,说白了,就是指数若下跌,新老划断就押后,指数若上涨,新老划断就要“不失时机,加快进程”,“择机”之“机”,就是指数涨跌,指数既已到1600点,再不抓紧推出更待何时?这从另一面告诉我们,管理层不希望股指涨得太快,若股指快涨,就得通过增加供给来进行调控。 第一单质地平平 本来,人们总认为,作为新老划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第一单理应是各方面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可事实上,中工国际质地平平。 尽管中工国际前三年每股收益分别达0.55元、0.54元、0.54元,可这次发行6000万股新股后摊薄仅0.373元,算不上出众,且公司这三年利润原地踏步,没什么成长性,其主营业务在委内瑞拉和缅甸的工程承包,在汇率变动的环境下,也给人以风险大于获利的感觉。目前每股净资产3.01元,由于原发起人均以1.54元入股,资本公积金并不多,股东权益中主要为1.5亿多(约每股1.16元)的盈余公积金,但公司于2001年5月设立,03、04、05年每年分红分别为0.346元、0.30元和0.30元,5毛多的净利分掉3毛多后怎么也算不出盈余公积金何以高达1.5亿多,换言之,其3.01元的净资产颇有疑点。 选择这样的公司作为第一单,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IPO紧急启动,一时找不到更好的企业。 如何把握IPO的“度” 本轮牛市既然主要表现为资金牛市,供求关系就是决定因素,如何把握好IPO和再融资的“度”,就成了管理层和投资人必须考虑的第一要务。 首先是融资规模。从5月8日再融资管理办法出台至今,至少已有30家上市公司推出公开和非公开融资预案,若按已经完成的G综超私募融资6亿元计算,融资规模就在200亿元左右(G中信一家增发5亿股按10元/股就是50亿元)。而这些天来,每天都有数家公司公告再融资,若全部实施,今年融资至少达500亿元。在IPO方面,据说已进人“静默期”的兴业银行发股募资规模就将超过100亿元,即将完成H股发行的中国银行回头发A股又是不少于200亿元……种种迹象表明,新股来势凶猛。 第二是时间周期。虽说当前最热闹的是“不增加即期扩容压力的定向增发”,但由于定向增发股份限售至少一年,对资金的锁定影响颇大,即如果私募300亿,这300亿资金一年内就从股市抽走不再回来了。另一方面,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投资者,也将成为一些大型发行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如果按中工国际模式,即发起人和战略投资者三年内不得上市的话,又锁定了很大一块资金。 第三是定价区间。迄今中工国际的定价还没有出来,若定价偏低,一级市场获利颇丰,肯定会吸引相当部分二级市场资金,充当“摇号一族”,而从第一单必须保证成功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结论是,在IPO的上述“度”数都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市场很难再现5月上中旬那样的大涨行情,因为一大涨,管理层就会大扩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