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IPO重启引发股市6大悬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1:52 深圳商报

  编者按

  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并施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此举标志着因股权分置改革暂停近一年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工作(即“IPO”)重新启动。受消息面影响,昨日大盘继续调整,上证指数微跌7.86点,以1617.28点报收。

  此前,《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已于5月8日起施行。至此,“新老划断”的两个重要标志性文件已经全部出台。G综超也于17日发布公告,称完成定向增发,这意味着新老划断“三步走”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当然,全流通IPO的开闸将给市场带来更多新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悬念一

  现在重启IPO合适吗?

  就在本周二,证监会有关人士还对媒体表示,IPO近期开闸不可能。第二天晚上,证监会就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开始实施。新《办法》发布的时点是否合适?业内人士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办法》的发布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正常的市场总需要有新鲜血液,恢复新股发行说明股改进展顺利,市场发展比较平稳,新老划断时机成熟。此前,他曾建议,由于目前市场出现过热,管理层应加快新老划断的步伐。因此,华生对于《办法》的出台表示赞同。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对市场的此轮上涨表示担忧。她说,资金推动是这一轮上涨的主要动力,股指过于快速上涨不符合资本市场的规律。面对如此巨量的资金以及投资者的参与热情,更好的办法是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如不失时机地恢复“优质新股”发行上市,积极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既控制泡沫形成,又保护了刚刚恢复的市场信心。她表示,面对这样一个多赢的最佳选择,重要的是当机立断,抓住市场发展最佳契机。

  悬念二

  首单新股花落谁家?

  谁将成为IPO第一家?业界一直充满猜测。此前,记者从有关投行获悉,中国银行将成为A股市场恢复IPO之后首家新股发行公司。对此,中行表示,A股发售将不迟于2007年7月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周三,中行董事长肖钢在香港表示,中国银行准备在完成H股发行和上市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在内地市场发行A股。A股发行不多于100亿股,全部为新发行股份,筹集不多于200亿元人民币。接近承销商的消息人士透露,中行将于23日中午截止公开招股,24日进行定价,6月1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周四,参加中行承销的中银国际某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行极有可能以100亿股的规模成为下半年第一只A股IPO,具体发行细节据H股发行而定。”

  中行吸引众多“眼球”,很重要的一点是,其符合业界对于IPO“标准”的一些看法。江苏天鼎秦洪分析,虽然目前竞选IPO第一家的企业有很多,但作为新老划断第一家,也是全流通发行的第一家,为了防止出现询价过程中过分偏离内在价值,H股板块的“海归”极有可能出线。也就是先有H股,然后才有A股的企业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家。

  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重启IPO应选择大盘优质蓝筹,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有助于提高市场信心,并稳定市场。经济学家华生则表示,新股发行从哪家开始并不重要,因为等待IPO的不是一家两家,但从有利于市场看,应该从素质比较好的优秀公司开始。

  悬念三

  “炒新股”还会稳赚吗?

  有人称,“炒新股”将再起热潮。“炒新股”还像过去一样稳赚吗?

  《办法》第68条规定,发行人披露盈利预测的……利润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的50%的,除因不可抗力外,中国证监会在36个月内不受理该公司的公开发行证券申请。国信证券首席估值分析师汤小生表示,这一规定将促使发行人和保荐人在盈利预测方面采取谨慎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压低发行价格,有利于资金申购新股投资者以较低风险获利。但由于50%的偏差对于许多行业和公司而言,要求还是比较宽松,对于发行价的实际影响不会太多。

  此外,《办法》取消了一年辅导期的规定,但在第5条规定,保荐人应认真履行审慎核查义务外,还负有辅导义务。长江证券刘振华表示,《办法》放松IPO硬性约束的同时,加强了市场约束机制,同时强化了保荐人的责任。IPO规则的变化对新上市公司质量形成了一道较为严格的过滤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IPO能为市场提供较为优质的股票,这将有利于市场的中长期健康发展。由于与之配套的如询价、现金申购等相关细则尚未公布,IPO推出对于当前市场估值水平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

  江苏天鼎秦洪分析,“炒新股”的机会肯定存在,尤其是融资政策出台后,在新股申购过程中可以通过融资政策达到放大新股申购的资金规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未来的新股发行将与成熟资本市场接轨,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上市后的交易价格均高于发行价,极有可能出现跌破发行价的现象,不能一味地认为“新股不败”神话会延续。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也需要仔细研究待发行企业的资质,然后才能进行新股的申购,尤其是在融资申购新股时更是如此。

  悬念五

  首家IPO何时亮相?

  首家IPO何时亮相?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按照“新老划断”具体拟分三步走的做法:首先是定向增发和权证远期融资公司先行再融资,随后推面向公众的再融资,其后才能到IPO。管理层推进的节奏将与市场的走向息息相关。如果市场稳定向好,则会稳步推进。新股全流通发行还需要修改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和办法,比如修改发审委的工作程序和办法等等。市场一直期待的一些稳定市场的配套措施也将陆续出台。综合各种因素,新股IPO很有可能在今年7月开始启动。

  长江证券刘振华和申银万国陆文磊也持基本相同的看法。但刘振华预计第一单IPO可能将于6月份推出。申银万国陆文磊则认为,IPO不会立即启动,在管理办法已经具备、股改进程继续推进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内IPO启动的可能性比较大。

  悬念四

  市场承受力有多大?

  IPO重启会给市场带来多大的扩容压力?市场能否具备承受力?业界人士有不同看法。

  经济学家华生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新股发行压力非常大,不少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原因是,中国证券市场还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还没有解决整体上市问题,无法保证新股质量;其次,境外市场100%新股发给机构投资人,在机构进行询价之后发行,有利于资金的长期持有;中国A股市场的发行往往靠市场本身的短期资金,这就注定了是资金的短期行为,更容易引起市场的波动。华生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发行制度的改革。

  机构的观点显得更加乐观。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三年内市场可以承受新老划断带来的资金压力。

  报告分析,新老划断包括上市公司再融资和新股IPO、二级市场的再融资,包括配股、发行可转债的融资,粗略估计估计今年二级市场的再融资规模将在500亿元左右。从新股IPO的情况看,历史上A股市场最大规模的IPO浪潮出现在2000年,当年IPO规模达到了867亿元。此后,IPO规模逐年下降,至2004年,IPO规模仅有380亿元。可以看出,IPO规模与市场行情有着密切关系。今年以来,虽然股市行情火爆,但总体来看还处于历史较低位置。估计2006年股市由于新老划断产生的资金需求将达到1000亿元。

  2007年以后新股发行的压力很大。多家大型的H股企业,正在筹划到内地A股市场上市,包括了中石油(0857)、中国铝业(2600)等,而中移动(0941)亦表达了回内地发行存托凭证的兴趣。四大国有银行的中国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正考虑在内地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保守估计,2007年后的国内A股新股发行的融资额年均将在1000亿元以上。考虑到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因素,估计2007年后股市由于新老划断产生的资金需求将达到2000亿元。

  报告指出,从资金供给方面分析,考虑证券投资基金、QFII、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券商资金、私募资金、信托资金、上市公司股改大股东增持资金以及上市公司自身的回购资金、国企资金、民间游资(包括股民散户的资金)、国际游资等因素。预测2006年股市的资金供给有望超过5000亿元以上,而且此后两年内资金供给将保持在5500亿元以上,因此三年内市场可以承受新老划断带来的资金压力。

  悬念六

  估值效应会否加剧?

  平安证券蔡大贵认为,虽然管理层在重启IPO时考虑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引入增量资金,保持市场稳定,但IPO重启对股市供求关系的改变是不容置疑的,必定给股市上行带来较大的压力。

  江苏天鼎秦洪认为,对

大盘走势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加剧估值效应。因为即将开展的IPO,极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A+H股或者说H股“海归”股,就加剧了A股市场与成熟股市接轨的压力;二是资金面压力。目前很难判断今年IPO会对A股市场产生多大规模的压力,就从目前大型企业发行融资欲望来看是相当惊人的;三是基金的挤出效应。因为基金目前仓位较重,必然抛售部分筹码迎接新增资产,从而对走势产生压力。当然,它带来的资金动力也是很明显的。相关部门为了IPO的顺利进行,肯定要拓展资金入市通道,比如QFII额度的放宽、保险资金设立基金等,另外,融资、融券也有望展开。更为重要的是,一大批优质股票的入市,也有利于市场的价值重心上移。

  本专题除署名文章外均由深圳商报记者宋华采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