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IPO引领中国股市走向柳暗花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6:59 每日经济新闻 | |||||||||
每经先锋视点 阿蒙 2006年5月17日,证监会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5月18日起施行,标志着因股权分置改革暂停近一年的新股发行重新启动。5月18日是个好日子,离历史上的“5·19”仅一天之隔。
一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宣告自2005年6月三花股份上市以来,中国内地市场紧闭300多天的IPO大门终于要洞开了。《管理办法》对发行人财务指标、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独立性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发行人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针对发行中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以及欺骗手段,将采取更加有效防范和严厉惩罚措施。从内容和将来实施看,《管理办法》算得上是经验与实践的结晶,它的出台对漫漫低迷的中国股市来讲,不啻是一场五月的春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轮行情起于5月6日证监会公布的第30号令———《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此举意味着新股发行即将重新启动。节后开盘日,市场一改“大扩容大利空”传统,没多给投资者丝毫思考犹豫就把股指推了上去,以至一直演绎着“疯牛”行情———“五一”前后,平均日交易量达到500亿元以上,11日甚至达到700亿元以上。今年香港市场最活跃的时候也只有一两天的交易量超过400亿港元。为此,有人警告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话虽有理,但在新环境下投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如水皮所指:5年前,中国股市没有一家QFII,而现在将近100亿美元已经进入;5年前,中国居民有存款10万亿元多一点,而现在已经近16万亿元;5年前,沪深股市成交量达到400亿元就见顶,而现在800亿元还不算多;5年前,全流通随时都构成巨大利空,而现在G股当天都是填权行情;5年前和5年后,太多的方面不可同日而语……中国股市低迷了近5年,这激情和能量又怎能不爆发、不释放呢? 根据央行刚刚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4月份新增储蓄存款仅为180亿元,这是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而同期M2依然保持同比18.9%的高速增长。储蓄存款在货币供应量充足时减少,这意味着不少投资者选择了把储蓄存款投向股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中心统计数据证明了这一判断———当日新增开户总数屡屡突破年内新高。 不得不承认,股市快速上涨是有点非理性,但中国股市“理性”反思了5年,难道还要一直地用低迷换取理性吗?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晴雨表失灵不管用,难道一直要股市来当冤大头,独自承受晴雨表失灵的负荷吗? 呼吁“好了伤疤”的左小蕾也承认,如不失时机地恢复“优质的新股”IPO的发行上市等,这样就不是消极地控制资金流入制造的泡沫,而是从基本面上提升市场的整体价值,积极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既控制泡沫形成,又提供投资机会的作用,既保护了刚刚恢复的市场信心,又使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季度首批亮相的80只基金季报显示,基金股票仓位显著上升,偏股型基金平均增仓幅度达到5.2%。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对于A股市场的长期表现抱有强烈信心,对于即将实施的再融资可能造成的市场波动并不担心。笔者曾指出,在《办法》正式实施之际,基金等诸路资金配合管理层大力挺市;作为回报,基金通过拉高股指脱离被套“苦海”。基金并不会演绎“胜利大逃亡”,将用兑现资金猛吞新股筹码,股市将随新股发行迎来新一段风花雪月。需要指出,尽管中国股市还没从非理性中脱胎换骨,但那是市场的错、不是投资者的过,执着的低迷只会令市场走向毁灭。在已经开启的IPO新政下,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解决的大环境下,中国股市迎来柳暗花明应该是时候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