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制药财务造假显露冰山一角 诸多真相将揭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06:58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编者的话:上市公司违规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还牵扯到大股东和中介机构,反映了整个资本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信用缺失。 FN记者 高国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建设是一种制度建设。既然是制度建设,那么就要做到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从对华源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财务造假及最近数起中介机构违规的处理上,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对于市场的监管正在趋于完善。虽然目前对上市公司违规的监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以法制为基础的、系统、权威的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已为期不远。 一周前陷入“财务造假”丑闻的华源制药,在外界强烈的质疑声中,终于难掩事实真相,公开承认了其连续4年的财务造假行为。 华源制药日前发布的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确实存在财务数据失真、会计处理不当、收入不实和虚增利润等问题。如果按照自查结果进行财务数据追溯调整,公司2001年、2002年和2004年的净利润应为负值,2003年净利润将调减为3000万元左右。这表明,仅2003年华源制药就虚增利润1725万元。 此外,华源制药还表示,预计公司2005年度业绩将出现重大亏损。同时,华源制药公告还显示,安徽金寨华源天然药物有限公司30000亩林地的资产运作“存在有关手续不全、运作不规范、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不仅如此,华源制药还公布了2006年第一季度业绩预亏公告。 华源制药历年年报显示,2001年至200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747万元、2026万元、4725万元和1013万元。尽管华源制药没有公布其2001、2002和2004年的实际净利润数据,只是表示具体财务数据要待2005年年度报告审计完成后方能具体确定。但此前,财政部驻上海专员办曾撰文指出,华源制药4年共虚增利润1.57亿元。 此前,财政部驻上海专员办的一篇学术分析文章,揭开了华源制药涉嫌虚增收入和利润的历史旧账。文章指出,2001年至2004年,华源制药通过会计造假虚增收入2.57亿元,虚增利润1.57亿元。文章同时指出,华源制药通过虚构各种交易业务,以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以达到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的目的,且每次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的。文章还列举了华源制药存在的10大会计造假手法,如通过空壳公司设立账外账、通过虚构往来账户转移虚增利润、通过虚缴土地出让金虚增无形资产等,认为会计造假具有“时间长”和“系统性”的特点。 显然,华源制药目前披露的造假“黑洞”与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相距甚远。事实上,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看到的问题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随着审计的深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如大股东占款等。 有关资料显示,华源制药的前身是老八股之一的“浙江凤凰”。1997年华源集团入主浙江凤凰时,浙江凤凰的不良资产接近1亿元。而这部分需要化解的巨额不良资产,为华源制药日后的财务造假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随着华源制药财务造假的曝光,负责其审计工作的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事实表明,在华源制药造假的2001年至2004年,东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了连续4年的审计服务。 实际上,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种种欺诈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伤害颇深。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注水、信息披露不规范已成为投资者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而企业做假账被查处亦不是什么新鲜事。 业内专家认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部门惩罚措施缺乏力度。除非是情节特别严重的财务造假事件发生,一般的财务造假企业大都是以被谴责了事。由此可见,加大对财务造假者相关各方的惩罚力度,是治本之策。 据了解,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和上证所已介入调查华源制药造假一事,审计报告有可能于近期公布。无疑,随着调查的深入,华源制药是否存在除财务造假以外的其他违规事件,以及其财务造假的黑洞有多深等诸多真相有望彻底揭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