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进入与市场准入 一字之差背后的文化陈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 18:0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刘克清/文 中国人的字典近年增加了一个新词汇:市场准入。它的出世背景是,200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双方的法律文件中常涉及market access重要概念,这本是市场进入,或进入市场的意思,可辅助谈判的翻译们,把它偷换成了“市场准入”——经过批准的进入市场。
众所周知,语言翻译应该遵从“信、达、雅”的三原则,即忠实于原文、通顺流畅、雅致。但这个“市场准入”,表面上是少数人对翻译原则的强奸,但潜意识里则折射了国人对权力的崇拜和敬畏。 说两个截然相对的典型案例。 不久前,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正副驾驶员,突发奇想,脱光衣服开起了飞机,被进入驾驶仓送咖啡的美丽空姐撞个正着。航空公司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将两位驾驶员开除。二人不服,将航空公司告上法庭。判决结果:法律不禁止在飞机驾驶仓裸体驾驶,原罪名不成立。航空公司只好恢复二人的工作,还要赔偿他们的名誉损失。 也是不久前,刚刚走马上任的交通银行总行领导人宣布:只要法律不禁止,我们都可以去探索。声音一出,振聋发聩,全行上下群情振奋。不过,至今,我还没有发现交通银行有法律不禁止的金融创新,相反,所做的都是现有法律框架允许的例行公事。不是银行无能探索,而是创新后需要报批。这就涉及银行的监管者了。没有法律依据。先放放。 这两个案例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要法律不禁止就可以做。后者———法律有规定的才能做;法律没有提及的不能做,不要去做。 想要扭转中国社会几千年“官本位”的惯性,难。 读到这样一则报道:某县城关镇一居民房屋失火被毁,接到县保险公司的1万元赔款后,房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感谢镇委镇政府,感谢县保险公司领导……”不要责备他愚昧。在这块黄土地上生长的人,不论位高权重的镇政府人民公仆,还是蹬脚踏车穿行于机动车道送纯净水的农民工,或者前面提到的白领翻译们,也包括你我,大多都受着“官本位”传统的支配,只是每人程度不同而已。 于是,我们常在报章上读到“亲民的股长”、“博士上书科长”、“某官员呵护股民”“父母官”这样的故事,被赞美者受之安然,被亲的民众、上书的博士、得到“呵护”的股民对父母官感恩戴德,还巴望继续被亲、被呵护,继续上书。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公务员考试,争抢者如过江之鲫。拿着衣食不愁的俸禄,颐指气使,每天批准或者否决他人,外加耀祖光宗,谁不羡慕? 其实,这些股长、科长和处长父母官们,他的智商、情商不一定比你我高,而体质由于久坐办公桌缺乏运动可能逊于你我(那些将每周打两次高尔夫称为“抽绿色鸦片”者除外)。他们的薪水、他们把女儿送到国外留学的白花花银子,全来源于你我交纳的税款;他的工作职责是为你我纳税人服务。按说,你我没有理由如此敬畏、供奉。 2000年夏,美国俄亥俄州一所大学,我跟中国留学生在离校前,向校长提出想见一下市长大人。校长说他会安排,要我们第二天在教室集合。次日9点,我们准时来到教室,准备乘车去市府。校长说我们不必劳神,他已经叫市长来见我们了,但这人怎么迟到了呢?被耽误了宝贵时间的校长立即不悦地电话询问市政府工作人员,被告知市长早已前往学校。就在这时,满头大汗的市长独自一人———我们起初还以为他会带很多随从———急匆匆进了教室,对因迷路而迟到3分钟连声道歉。他对我们给他机会与我们交流深表感激,而如果克林顿总统想见他,他未必会抽时间去,因为他的职位是百姓给的,不是克林顿任命的。那天,我们问了一箩筐刁钻古怪的问题,折磨了他2小时,市长满脸赔笑,委实让我们这些平时在故乡见了股长、科长、处长父母官时诚惶诚恐、汗不敢出的中国人,大出了一口气。 当下我便感慨,就这点而言,我们离世界强国可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