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未结束论恰如其分 牛市只是若隐若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09:13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今年股市只能是好转,我是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不认为熊市很快会结束。” 上月中旬公布的一次对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基金经理对股市的信心大幅上升。接
3月7日,沪深股市分别下跌2.25%和2.90%,创下本轮反弹行情以来最大的跌幅,投资者又一次人心惶惶,熊市阴霾再一次笼罩。这不禁使投资者想起成思危副委员长的“熊市未结束论”,市场走势是否已证明基金经理的预测过于乐观了呢?其实,成思危副委员长的“熊市未结束论”讲得十分清楚。首先,他称自己是一个审慎的乐观主义者。其次,他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进入股市资金数量,短期内是不容易的。”事实如此,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已有质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个单边“政策市”。虽然国内股市涨跌仍取决于资金的意愿,但如今的资金意愿不再单纯看政策脸色。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及2001年6月以来长时间大跌的沉痛教训,促使投资者不得不重视上市公司质量。否则,单用资金推动股市上涨无异于在沙滩上垒塔。所以说,成思危认为光靠股改还不足以使股市上去。让股市上去关键有两条,一是上市公司质量很好,要有投资价值;二是要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但这要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要放宽资金进入股市的渠道。 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看,资金似乎不成大问题。单是融资融券,就己传言6月份将新增450亿元左右资金入市保卫1300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大力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再看QFII入市,从去年11月份起,QFII的额度审批提速。从11月1日富通银行获批3亿美元到最近雷曼兄弟获批1.25亿美元,QFII共获批16.7亿美元,约140亿人民币。由于供不应求,近期QFII手中的额度甚至出现溢价出售的情况。QFII源源不断入市,是管理层执着于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的成果之一。可与之形成反差,一边管理层用政策扛杆致力于为股市“输血”,另一边以保险资金见好就收为代表的撤离造成股市“失血”。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到现在,银行存贷差从8.7万亿元扩大到9.26万亿元,各路资金进一步云集债市。 大量资金扎堆银行和债市,对股市来说是莫大的讽刺。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当前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缺乏认同和信心。尽管宝钢股份预期年分红收益率达5%以上,远胜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但该股在股市上属于“萎靡不振”一类。正在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掀起一股分红潮,却难以在二级市场激起年报行情。其中的原因人所皆知,2005年年报亏损公司数量注定创新高,整体业绩下降也在所难免。QFII的钟情缘于其长期投资的策略,而国内资金显然“急功近利”得多,对一年或几个月内的变化十分敏感。至于宝钢股份,因面临成本上涨和钢材价格下跌风险,投资者对其预期分红收益率不敢过于贪恋。一旦不利因素导致宝钢股份近年的业绩增长势头嘎然而止,且股市大盘又不能走强,分红效应在股价下跌中难免荡然无存。 去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从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募集资金使用、遏制违规对外担保、禁止编报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到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不过,这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治本之策的成效,反映到公司业绩和成长性上非一朝一夕。因而,由股改推动形成的反弹使投资者再次看到了由熊转牛的曙光,但彻底摆脱2001年6月以来的熊市阴影还有待时日。依市场人士的说法,“上市公司股改过半,按10送3计算,1300点相当于以前的1050点。”可上市公司质量提高来不及跟上的股市上涨,终究给投资者带来隐忧。正是为了完成今年的收益任务,导致部分保险资金在1300点前选择了撤离。而这种撤离行为形同“被叛”,使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股市的“输血”效应大打折扣。 可见,成思危副委员长的“熊市未结束论”恰如其分,是对当前股市状况的审慎判断,牛市只是“若隐若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