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民营大股东、占款情结与清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14:4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锐

  大股东清欠成了近期证券市场的“重头戏”。舆论不断宣传,管理层反复强调,目的是将股市的这场“攻坚战”打出声势、打出威风。无独有偶,近日,大名鼎鼎的飞天系掌门人邱氏兄弟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原因是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和刑法之规定,偿还占款不力。

  邱氏兄弟掏空几家上市公司,事发后对还款一事并不积极,最终倒在了法律的“枪口”之下,这没啥可说的。身份决定行为。如果结合清欠的大背景,在飞天系的陨落过程中,或许人们最需要关注的,既不是邱忠宝、邱忠国两兄弟掏空上市公司的“吸星大法”;也不是邱氏二人的“创富”故事,而是邱氏飞天系的民营身份。

  谈到民营背景,民营控股大股东们在占款问题上不甘人后。上海证监辖区日前透露,该辖区异地民营控股公司恶意新增占用仍时有发生,已成为“清欠”突出问题;

福建辖区则称,截止去年底,须清欠的民营控股公司数量占总家数一半,非经营性占资则超过总数额一半还多;湖南辖区则表示,目前8家民营控股公司占资达20亿,超过国有控股的9个亿。

  民企控股股东在占款方面“表现突出”,这与它自身的民营性质是分不开的,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宿命。天生渴望将“事业”做大、扬名立万光宗耀祖,这是国内一些民营大老板们的共识,而国内

资本市场给了它们实现这种“宏愿”的最好舞台。在不断膨胀的资本扩张运动中,壶多盖少的资本游戏窿窟越玩越大,将手伸向上市公司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在这些资本富豪中,有的是开始就心存邪念,有的可能刚开始确实想做一番事业,但后来还是“入道”。  

  在国内,每一次资本市场与民营的轰轰烈烈结合都出现不少问题。2001年到2003年的那场券商“民营化”浪潮,如今已被证明是彻底失败,其“后遗症”至今仍在发作;德隆、格林柯尔、鸿仪、飞天等大小造系运动无一例外塌台。而在清欠一事上,从公开披露资料来看,由于天生的利益驱动,民营控股大股东拖欠数量不在少数,而且往往是恶意侵占,相比之下,国企倒显得规矩一些。   

  在诸多民营资本与资本市场不合拍案例中,抛开民营资本富豪们主观故意、捞一把就跑的道德品质因素,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一些原因,譬如说制度机制方面的东西?无论是券商准入,还是控股国企上市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制,政策租金很高,民营控股股东如欲进入,付出成本不菲。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得手,民营控股股东往往选择快速兑现,争取以最快速度收回这种投资成本。在相关法规方面存在纰漏,违规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券商和上市公司往往就成了“提款机”。

  目前民营控股股东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在做祟。要将利益驱动规范在合理的框架下,首先必须加大违法违规成本。目前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资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刑事责任追究。不仅要将这方面的违规纳入《刑法》当中,而且一定要严惩,并且附带高额的民事赔偿,因为相对于动辄几亿元的利益转移,即使判个二三年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以身试法。其二,有关部门可以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给予民企公平的准入门槛,降低管制租金。这方面做到位了,其它的事交给法律去办。其三,要严格事前审核,鼓励实质性重组控股,避免虚假买壳。其四,加强持续监管,发现问题尽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如等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再掀起监管风暴,其实属下下策,因为这时解决问题难度更大、成本更高。

  “清欠”利剑之下, 邱氏兄弟落马,这给所有的大股东老赖们敲响了警钟。对于恶意占款的大股东而言,“大棒”当然必不可少,但如能理顺相关机制,“大棒”发力的时机再把握好一点,整个市场成本就会减少许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