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信用交易给券商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11:2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梁静

  信用交易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将拓宽货币市场同资本市场的连接渠道,活跃市场、引导投资者行为,进而对证券市场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的转变产生深刻影响,这些都将给券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信用交易给券商带来的影响

  1、为证券公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增强券商资金实力。建立信用交易制度将为券商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在专业化信用交易体制下,证券融资公司是资金和证券调剂的中枢,券商可以通过转融通机制,向证券融资公司申请融资和融券,在拓宽券商融资渠道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券商融资的风险;在市场化信用交易体制下,券商也能够很方便地从商业银行、其他券商等金融机构处融通资金。另外,信用交易机制的建立,将使得过桥贷款、票据融资等成为可行的融资方式。

  2、为券商开辟新的利润来源。随着

证券市场的发展,重组并购、财务顾问等创新业务对券商的融资要求也日益迫切,券商往往需要通过策划、融资、估价等组合操作来完成项目运作,信用交易将为这些业务的开展提供强大支持;另一方面,伴随着信用交易机制的构建,新的融资融券服务工具、项目融资等也将成为券商新的利润来源。

  3、对券商传统业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就承销业务而言,信用交易可以为证券发行提供保证金信用,降低发行风险。

  信用交易对经纪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放大券商的业务量,增加券商佣金收入。二是信用交易的实施改变了投资者行为模式和盈利模式,这要求券商加大经纪业务变革和服务创新力度,切实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充分把握客户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加强对有信用交易需求的客户的服务;同时,券商应强化风险意识,完善经纪业务的管理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控制信用交易的风险。

  信用交易将成为券商自营业务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的投资技术策略。

  (二)券商应积极应对信用交易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在信用交易中,券商与投资者之间不仅仅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且还具有借贷和担保关系。因此,券商在信用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了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

  信用交易机制的建立将给券商的业务拓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难得机遇,券商必须未雨绸缪,通过组织变革、业务创新积极应对信用交易带来的挑战,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1、规范现有的地下信用交易行为。券商应逐步清理各分支机构存在的三方协议、透支等违规行为,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2、积极做好开展信用交易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

证监会、交易所要求,规范信用交易操作流程;确立抵押证券估值与折算体系、建立健全保证金管理制度,严格信用账户和现金账户分离制度;建立规范的客户合约托管制度;建立信用交易披露制度。定期向客户发送信用交易状况说明书,对融资融券交易明细及信用账户保证金余额及时进行披露。另一方面应建立高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信用交易的风险防范。

  3、以信用交易为契机,积极推进业务创新。首先,加强银证合作,大力发展融资业务。券商应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科学分析各项业务的资金需求、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并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运做效率,并将融资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开展与

商业银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如客户资源共享、新产品的合作开发等,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其次,实施差别化服务,加强对信用交易客户的营销和服务。券商应在现有的经营规模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做好客户认知、收集归纳和分析客户的需求,对客户信息做出进一步的细分,挖掘出有信用交易需求的客户,并对客户账户的基本状况和客户风险偏好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第三,加强产品开发与业务创新。券商应基于信用交易制定相应的市场投资策略,通过组合投资和进行风险对冲交易,有效锁定证券交易和承销风险;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充分根据信用交易的特点,开发具有不同收益--风险组合的金融创新产品。

  4、加快内部管理变革,提高运作效率

  首先,完善证券公司内控机制。信用交易的开展以完善的公司内控机制为前提,这要求证券公司内部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控制政策和实施办法、检查公司相关业务和经营状况;同时,将风险管理的职能和指标细化,落实到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其在风险控制体系中的责任,从而形成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

  其次,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高度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存在,不仅有利于信用交易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而且将有力推动经纪业务的变革及相关业务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券商应加快推行集中交易及清算系统的建设,优化资金存管和结算手段,防范客户资金挪用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