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股市重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 00:0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2005年,中国股市在K线图上走过W形,尽管全年略有下跌,但结尾处的红线惹人浮想。这一年有一本书——《伟大的博弈》——让中国金融业印象深刻,其作者美国人约翰·戈登在“致中国读者”的前言中写到,“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没有什么比资本市场更为重要的了”。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显然愿意认同这种说法,在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他的总结
在这场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改革中,“统一组织,分散决策”成为指导方针。以1000多家上市公司为主体,大大小小的博弈在“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登台舞动。数据看来是令人满意的,截至2006年1月11日,不到一年的时间,参与股改的上市公司已达434家,总市值为12009亿元,占沪深股市总市值的37%。 当然,另一方面,也有人略有微词。截至2005年底,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为33008.4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47%;两市A股流通市值为10114.1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2.65%,投资者整体仍处于亏损之中;在启动股改,暂停新股发行上市的背景下,市场筹资功能也受到严重抑制,年内只有15家公司发行上市,4家公司增发,1家公司配股,总筹资额为328.85亿元,较上年减少529.43亿元,减少61.68%;交行、建行等一批超级蓝筹公司相继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外包”程度进一步加剧。 改革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好在股改的正面效应正在逐步体现出来:随着股改的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平均估值降到了历史底部。据报道,截至2005年12月30日收盘,沪市股票平均价格为4.60元,深市平均股价为4.37元,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6.33倍和16.36倍。其中228家G股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1.06倍。 泡沫的褪去让新的一年看上去很美。 一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这样说到:“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2005年可能只是转折的开始。” 新的一年中,股改依然是最大的重头戏,而思路已经清晰可见:首先是抓重点,尽快完成39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和135家地方控股上市公司的重点股改工作;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年内基本完成股改。 当然,股改本身并非目的,而只是手段。通过融资政策倾斜和市场创新,扶持改革后的公司做优做强,并进一步激活整个市场,才是股改的点睛之意。这一点已经为有关方面充分认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已经相继或即将出台。 早在2005年6月,尚福林已经一一列出了五件大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券商问题的综合治理和完善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而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正是这五件大事的枢纽所在,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在股市的制度框架上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然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让真正的大盘蓝筹股能够在国内上市,活跃整个市场。中国股市的空间将由此打开。 而在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看来,这个逻辑还可以进一步简化。刘鸿儒在2005年中曾撰文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两个支柱和理顺一个观念。他指出,第一个支柱是上市公司中的蓝筹股公司;第二个支柱是机构投资者。这两个支柱能够发展壮大,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石就能够牢固。 除此之外,他还强调,必须理顺一个观念,即要正确分析市盈率。他列举的数据表明,2004年末,上证5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在21.79倍,上证18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在22.02倍;当时美国S&P50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在20.06倍,伦敦FTSE10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在21.03倍。可见2004年,中国股市和美国、英国股市的市盈率已经相差无几。 而时至今日,G股的平均市盈率不到12倍。随着股改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的整体平均市盈率还有望进一步降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的利率处于亚太区较高水平,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依然存在,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流动资金的诱惑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