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中国资本市场步入不平凡的变革时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9:42 证券日报 | |||||||||
□ 本报评论员 张 亮 “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是黄菊副总理的开场白。1月12日下午在与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黄菊副总理语重心长,对大家一年来所做的大量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使与会人员深受鼓舞。
在这次监管工作会上,尚福林主席在回顾去年改革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精神又对今年工作做了周密部署(详见本报14日报道)。 市场总是敏锐的。新年以来,沪深股市走出一波凌厉的逼空行情,1月12日更是创出去年9月20日以来的新高。如果从去年12月6日低点1074.01点算起,本轮行情迄今已累计上涨14.22%。 表面上看,这波跨年度行情,或者说自去年6月6日创下998.23点以来的行情,是沪深股市长达4年调整之后的技术性反弹。但如果从更深层次分析,或许不仅于此,更大程度上是股市政策面、基本面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说到股市这些变革,股改攻坚战无疑最受注目。股权分置这一长期困扰中国股市的历史难题,自去年4月破题以来,改革已经走过大半年历程,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已近“中盘”。截至上周五,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已达434家,占A股公司的32.03%,市值合计12047.54亿元,占A股市值的36.47%;股改公司流通市值已达4508.93亿元,占流通A股市值比例已达42.76%。目前,市场对股改的预期日趋明朗,股改积极效应正在显现。这从G股前期普遍“贴权”,到近期纷纷“填权”,甚至当天就填满权,即可见一斑。股改将有力地推动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性问题的解决,将为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已成为市场各方的普遍共识。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市场治本之策。这一问题同样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目前正在积极落实。要知道,这是继“国九条”之后有关资本市场的又一中央文件。《意见》尤其在解决违规担保和违规占款等问题上列出了非常具体的措施,既提出了解决的时限,又明确了对责任人的处理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说,这也是支持本轮跨年度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预计,随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其长期利好效应必将充分显现。 同时,新的《证券法》和《公司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证券市场由此翻开新的一页,也为本轮行情赋予了新的内涵。新“两法”拓宽了证券市场创新的法律空间,突出强调了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进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制度,完善了证券上市、发行的相关制度,细化了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等。目前,管理层正在建立以公司法、证券法和有关行政法规为核心,部门规章为主体,规范性文件、证券交易所规则为补充,层级清晰、结构和谐、分工明确、内容完备的多层次规则框架。这些都为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基础,也给了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 另外,管理层近年来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证券投资基金、QFII、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管理的投资金额已占市场的30%,投资者结构趋于合理,“群雄争霸”的格局开始出现;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也取得成效,证券业有关问题得到妥善处理,经营管理逐步规范,特别是斥巨资处置风险券商、支持优质券商发展壮大等多项新举措更是备受市场注目……因而,我们应当看到,经过几年的努力,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和结构性调整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当前推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的各种力量正在集聚,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经具备实现重要发展突破的基础。而这,正是本轮跨年度行情的大背景。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关键的一年。我们有理由相信,证券市场制度性建设和结构性调整一系列利好的累积效应必将进一步显现。这也要求我们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参与市场的各方,打破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积极扎实地行动起来,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惟其如此,才能跟上这一不平凡的变革时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