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股改不要一窝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22:52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评论员 姚军

  回首2005年,股票投资人无论机构还是散户,都很窝心。在GDP连续4年增长9%的大环境下,大盘指数连续4年下跌9%,持续的股市低迷,让资产缩水50%。而更让投资人尤其是中小投资人闹心的是:股权分置改革。

  国家取消大规模非流通性股票的宏伟计划是很明智的,但这最终意味着有大约2万亿元的股票流入一个规模只有其一半的市场,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无论怎样推,都是一件牵动人心的事情,因为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利益分配。

  第一个问题,目前上市公司总体状况比较差,利润率也很低,英国《金融时报》2005年12月27日发表文章说,有多达2/3的中国公司都不应该在A股上市。如果要清除或整理这些公司,将对散户(投资人)造成严重伤害。目前股市

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开花,一些ST公司和潜伏巨亏的公司也在酝酿进行股改,很多专家认为不可理喻。资本市场只有保持一定投资回报率,才可以健康成长良性循环。1930年到1980年的50年时间里,美国上市公司每年平均给予股民的回报率达到8.6%,印度去年成功地将经济增长7.5%的成果,转换到了投资收益上,其
股票
交易指数上涨了38%。而中国呢,GDP增长已经连续几年保持8%—9%,但股票市值却缩水一半,投资人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如果再将那些原本就不应该上市的现在已经ST了的或潜藏了巨大亏损风险的企业股份拿出来股改,不亚于多年前“不管三七二十一进行上市圈钱”运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伤害。

  第二个问题,目前的股改主体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有大量股份需要在资本市场上流通,出台股改游戏规则的是这些国有企业的实际掌控者政府,这样的股改,存在着天然的关联基因,处理不适当,将伤害构成资本市场基石的中小投资人。

  第三个问题,经理人是不是可以处置出资人财产?显然不可以。职业经理人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经理人只应该对企业经营业绩以及资产增值负责,而不对股份资产的变动负责。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果你是一个民营企业,你聘请总经理为你经营管理,最后,这个经理人却把你的工厂股份变更了,这能够接受吗?无论如何,这些需要股权分置的国有企业,已经有很多中小股东是“老板”,他们的股份利益,不应该由“打工”的经营者来处置。

  所以,股改的推进,至少有如下要点需要把握:

  首先,完善股权分置的法律缺失,保证股改公平性。

  其次,战略性产业的国家股依然保持控制态势,股改后政府应保留“黄金股”,对上市公司关系国计民生重大决定持有否决权,这是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

  再次,股改推进不要一窝蜂,当在一段适合的时间里推行,就像荡秋千,没有一定空间,怎样荡得起来呢?关于股改的争议,从主流媒体上可以读出端倪,从网站的大量板砖和泔水里能闻到火药味,论证与辩论股改成功与否,成为整个2005年资本市场最热烈的声音。其实,争论是行动的先导,是舆论的准备,是理论的先行,应是给点时间,让大家心理更成熟、认识更统一、企业更赢利的时候,再实行股权分置可能会更好。至少可以让相对经营好、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先行股改。

  最后,深化职业经理人制度,让投资者从增加股本流动性并最终提高管理水平的行动中得到鼓舞。这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也是现代政府管理的深化,也才能真正让投资人从股改中获取利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