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解读2005股市资金路线图 神秘资金护卫千点大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资本市场年终盘点(上篇)

  单从大盘指数来衡量,2005年可以说是无所作为的一年,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一年间只在300点左右的范围内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2005年就乏善可陈。

  在贯穿整个2005的

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主导股市运行的各种“资金”,导演着股
市一幕接一幕的悲喜剧。

  “神秘资金”护卫千点

  6月6日,绝对是中国股市黑色的一天。在这天上证指数的千点点位被击穿,尾市以998点报收。而这也是上证指数自1997年2月成功升上1000点后,8年内首次跌穿1000点。而就在崩溃之声响彻市场的当头,今年股市最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

  6月8日,数只占据绝对地位的蓝筹股同时暴发。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跳空高开3%,竞价量为98万股,尾盘以涨停报收。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竞价量近100万股,全日涨幅达8.88%,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竞价量更是高达203万股,尾盘报收7.76%。而至收盘止,沪指大涨84.64点,沪深两市的成交量达到317亿,比上日的129亿整整多出188亿,收盘两市共有120余只个股涨停,近300只个股涨幅超过9%。

  而继8日两市合计成交额突破300亿元之后,9日成交额继续放大到327亿元。两日成交量超过600亿天量,而此时人们甚至尚未从跌破千点的噩梦中醒来。于是这一幕,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股市的“6.8行情”。

  而在这天量成交的背后,资金的狠、准、稳,拉升过程中展现的组织性和阶段性,就像是一只有形的手以非常的手段在掌控。尤其在股改的大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猜测在坊间流传。在市场看来,“6.8井喷行情”远远不是技术性反弹所能解释,而是一轮意在助推股权改革的行情,是由“神秘资金”驱动下、为股改保驾护航的雷霆行动。

  此后,每当股市面临千点危急关头,就会出现以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为龙头,大盘指标股为基础连续的大单拉抬,而当大盘摆脱千点泥淖后,这些资金却也很快“神秘”地消失了。

  机构资金G股寻宝

  当股改进入7月底,一波建立于对改革良好预期的股改行情开始了,其运转的主轴就是围绕有股改预期的准股改股的“寻宝”游戏,而运作的主力是机构资金。

  从最初的寻宝游戏开始,不少股票在股改复牌后股价大涨,第一家公布方案后复牌的三一重工(资讯 行情 论坛)连拉两个涨停,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也连拉两个涨停,而整个中小板块也迅速飘红;接着就是上海本地小盘股借助于大量的股改对价方案而爆涨;随后又因为相关政策的指引而使得ST板块也有了股改主题效应,ST股一度成为市场的热钱集散地。据统计,许多股票在7到9月间都有20%的涨幅。

  但进入9月股改全面铺开阶段,寻宝游戏迅速降温。此间大多数G股票开始走入贴权态势。10月份,25只复牌的G股,较理论除权价上升的仅3只,其中G精工的贴权幅度达到了18.70%,创下了股改以来G股的复牌首日贴权新高。

  而集中在该时段出炉的G股公司的三季报显示,相比股改公司的半年报,已完成股改的公司在三季度大多股东人数上升,持股集中度下降,这说明上市公司在股改结束后遭到机构的减持。

  游资疯狂权证

  作为股改工具,2005年成为权证的回归年。一时间,中国股市开始无人不关心权证,无人不讲权证。这些权证产品日内波幅平均高达30%至40%,又可“T+0”操作,宽松的交易条件让游资趋之若鹜。

  这个新的投资品种一上市就成为上演暴富神话的“金矿”。8月22日,宝钢权证(资讯 行情 论坛)上市当天开盘就涨停,两天之后,该权证一度被炒到2元上方。

  而从10月29日开始,宝钢权证8个交易日150.4亿成交量和日均394.8%的换手率吸引了市场全部的眼球,短短8天时间最大涨幅达146%。

  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游资聚集的营业部成为宝钢权证交易量最为密集的地方。

  其后权证的扩容而无法抑制游资的炒作的疯狂。11月23日,武钢两只权证上市即连续拉出三个涨停,累计涨幅超过120%。12月5日,深市3只权证打包上市,结果全部封在涨停。6日,两市权证成交金额达到100亿元,超过两市所有股票成交额的总和。

  但当监管层引入权证创设制度后,权证市场就开始价跌量缩,之前权证单日就能成交过百亿的冲动不再。

  11月28日,“创设权证”正式登场,广发证券、长江证券等10家券商创设11.27亿份武钢认沽权证,这个数量三倍于武钢集团先前送出的4.74亿份认沽权证,巨大的卖单迅速把武钢认

  沽权证封在了跌停。

  但创设权证这种单边的利益输送政策,在权证连续受到打压后,很快引起市场对其合理乃至合法性的争论。业内专家指出创设权证是券商间接剥夺权证持有人的对价,打乱了对价基础,放大了道德风险。

  增持资金市场对赌

  从8月底开始,一场奇怪的战争打响。股改上市公司大股东博弈机构,展开了惊心动魄、前仆后继的股价保卫战。但现实的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改时的增持承诺,却一步步成为机构眼中的唐僧肉。

  作为第一家承诺增持的G广控(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增持当日大笔的买单换来是更多的买单,机构频频利用承诺中的漏洞纷纷套利或套现。在实际增持的两天时间内就花了10亿元增持2.30亿股G广控,完成了承诺。而等到资金耗尽,仍未能扛住其4.35元的增持价。

  G宝钢(资讯 行情 论坛)首轮20亿增持资金一个月内消耗完毕,第二轮20亿增持资金10月入市,但其股价从未上到4.53元的增持价。

  从截止到目前已经公布的股改方案看,其他股改公司因为实施增持计划,结果落得鸡飞蛋打的局面,增持价未保住,自己也惨遭套牢。

  这之间也有一个“另类”。G中化(资讯 行情 论坛)承诺拿8亿元买1.2亿股但最终只买了6000多万股就草草收手,其理由是承诺“增持不超过8亿元”,与投资者玩上了文字游戏。

  而到股改全面铺开后,吸取之前的教训,提出增持计划的股改公司比例明显下降,而增持承诺的质量较试点阶段提高。试点阶段类似“不超过……元”的承诺改成了“不少于……元”或“直至……元用尽”等。

  资金“洼地”守候2006年

  对于2006年的股指,机构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明年是复苏之年,市场将在维持整体平衡中奠定未来牛市的基础。而形成共识基础之一的就是对未来股市资金供应的判断。

  据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测算,2006年的市场资金供给将来自于8个方面:1、保险资金可用1070亿元;2、基金可用900亿元(其中包括存量资金250-300亿元,增量发行600亿元);3、QFII资金为360亿元;4、社保可动用资金195亿元;5、企业年金可动用资金300亿元;6、券商资金可动用300亿元(其中包括券商新增理财产品约100亿元、自营新增加资金200亿元);7、上市公司增持或者回购投入资金200亿元;8、其它新增加资金500亿元。上述资金合计规模达到了3820亿元。

  华林证券研究所刘勘则指出,当占市值60%至70%的公司完成股改后,全流通发行平稳着陆,市场适应了新《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时,财税改革、所得税率以及其他税率的调整,

人民币汇率变动等,不确定因素逐渐明朗化,上述的资金将对“熊”了5年的股票市场,构成资金“洼地”的效应。

  这点在眼光更加长远的QFII身上率先表现出来。外管局今年7月新增的60亿美元额度截至今日已经批出了56.45亿美元,占新增额度的94%,总共已有3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投资资格。显然QFII也赶着抄中国股市大底,守候孕育希望的2006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