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股市做空机制吹皱一池春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0:23 北京现代商报

  种种迹象表明,证券管理层将在金融创新之路上加快步伐,包括股指期货、股票期货等在内的金融创新手段和工具都将在2006年的某个时候适时推出。业内人士最早听见的风声是在今年9月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上的讲话。尚福林认为,随着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客观上正在消除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性障碍,为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尚福林表示:“证监会将统筹考虑,积极探索,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

  而尚福林关于金融创新的最新表态是在今年12月的财经年会上。他认为,目前我国

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实现重大创新突破的基础,有关部门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产品,要继续发展不同类型的基金,要积极研究、稳妥发展
股票
期货。

  据记者了解,证监会期货部的一个专家组一直在论证研究股指期货以及股票期货的方案可行性。而大连、郑州、上海三地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与沪深

证券交易所也在设计各自的股指期货运行方案,以便自己设计的方案获得管理层的认可,而将股指期货的试点“落户”在自己的交易所内,从而形成了股指期货5家竞争的局面。目前,管理层有意将股指期货的试点放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可能性较大。

  亚洲证券分析师姚诚认为,以前投资者一听说开设股指期货或股票期货就很害怕,股市应声下跌。其实股指期货对市场的作用不一定就是负面的。股指期货对投资基金这类大机构有套期保值和对冲风险的作用,对中小投资者影响不大,该买股票的时候投资者还是要买股票。而大机构由于持仓量和资金量都很大,大规模进出市场本身就影响股价或股指,所以他们需要股指期货或股票期货(大型蓝筹股期货)来锁定风险和利润,这从客观上又避免了股价的大幅度波动,其实对稳定市场是有益的。

  姚诚认为,人们对陌生的新生事物起初都是恐惧的,从熟悉它,到最后灵活地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有一个过程。股指期货不是洪水猛兽,中国股市要摆脱低迷困境,只有创新才有出路。否则,只有在沉默中消亡了。

  商报记者 凌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