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博弈中国资本市场变革 能成功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09:4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亚枫

  这是一次行进在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道路上的变革,尽管来得有些迟疑,然而在2005年弹奏出股权分置改革最强音之后,似乎走得誓不回头。

  围绕着这场变革,一场盛况空前的博弈也在进行之中,博弈各方的盛衰转换,最终将
决定变革的成与败。这场博弈,将促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道路的继续深化。

  这条道路前人走过——华尔街支撑美国顺利渡过南北战争,帮助美国打赢一战、二战,最终美国成为全球的金融高点。

  强盛的国家无一例外拥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就可以或缺吗?

  “只要成功,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16年曲折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仍烙印深刻:政府成为主导,政策是这个市场里的“金牌令箭”,上市公司如同“猩红女人”,股东文化轻如草芥,可以尊严活着的券商寥寥无几。

  但就在资本市场裹足之时,中国GDP却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这是个让人羡慕不已的数字。而且,银行里结结实实地趴着十几万亿的储蓄,这又是个让人羡慕不已的数字。但繁华背后,经济增长低效低质,直接融资比例长期偏低,成为随时可以暴起伤人的巨兽。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场惊心动魄的改革,来得突然而凶狠。“只要能成功,用任何语言形容其意义都不为过。”证监会如此定调。

  2005年,券商关停并转,跑步前进,汇金、建银、外资多方出手,券业获注资,重组重生;这一年,国务院批《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剑指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和上市公司治理;也是在这一年,《公司法》、《证券法》修改,市场化改革政策批量出台,资本市场的法律框架进一步完善;同时,银行基金试水、QFII投资额度放开,合规长期投资资金进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一拳即出,后续绵绵不绝。

  在“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里游泳

  然而,资本市场逐利而生,龙蛇混杂。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总统曾直言批评华尔街是“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同时代的美国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也一直为华尔街找寻着“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限”。

  资本市场这个利益的汇聚点上,有的只是规则之下的游戏与逐利,道德标准大多数时间不堪一击。也正因为这个特性,资本市场又成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场所——既然没有人愿意亏本,那么他们的钱就会投到最能赚钱的领域。

  以股权分置改革而论,流通股股东希望得到高对价,非流通股股东则以成本最低为第一要务。此间,作为监管者的政府机构,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央行、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等,参与其中,目的虽同,表达各异。

  如国资委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和出资人,其对改革的参与偏重于对国企公司对价的监管;证监会作为股改最直接推动者,希望改革能够“多、快、好、省”,“快”和“好”是其主要关注点。

  再如央行与证监会之间。QFII进入中国,央行更多考虑人民币升值压力;证监会则希求长期合规资金迅速进场,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对券商注资行动中,央行动用的是真金白银,获取收益在情理之中;而在证监会看来,国内券商批量转手外资将不利于中国本土券商的发展。

  这仅仅是个开始。可以预见,变革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引发一场博弈,越为市场化的市场,其中的博弈越激烈。在“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里游泳,无论表达差异有多大,其利益逻辑将更为清晰。

  中国道路

  如此之巨大的成本重塑资本市场,功利何在?历史或可作答。

  在今年证监会大力推荐的《伟大的博弈》一书中,有这样的实例:阿根廷20世纪初也曾有过与美国类似的发展机遇。1914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美国仍然是一个乱糟糟的国家,但短短百年之后,美国与阿根廷已有云泥之别。

  造成这种差别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原因很多,但是,资本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人会否认美国资本市场在其经济起飞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阿根廷则没有能够建立一个有效、健康的资本市场来推动其经济的长期发展,导致它在大国博弈中最终落败。

  19世纪,英国是不容争议的世界霸主,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然而,一战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在历史的同一个瞬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号强国,1913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

  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华尔街之所以成为华尔街,其间有太多的偶然,太多机缘巧合,但仅就中国发展而言,没有一个规范的资本市场,就不可能规范地配置资源,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本找不到退路,就会制约资本尤其是国际资本,在中国寻找投资机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个健康、规范的资本市场作为支撑。是次资本市场的变革,正是在探寻中国崛起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道路。

  历史不可复制,资本市场亦不可复制,我们不能拿其他国家资本发展经验套用于中国。从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举措,已经勾勒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之框架:

  它首先是个市场化的市场,同时它将是股东利益基本一致的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东的基本利益趋同——追求投资回报,博弈将在更多股东与管理人员间展开。

  它将是个有效率的市场。2004年,国九条颁布之后,资本市场的定位转变,承担为国企解困的责任退位,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被提到首要位置。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应该是全民财富的聚集地,国民财富汇聚其中,寻找投资机会,创造价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