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股权分置改革将助力本土风投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02:2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吴慧 发自上海

  “为什么叫得最响、抱怨最多的全是外资风投呢?”在日前举行的创投年度会议上,BainCapital 董事总经理黄晶生表达了对外汇局“11号文”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本土风险投资者在退出方面,并没有采取外资风投机构惯用的“红筹上市”等灵活做法。

  退出机制从来都是风险投资“命运的喉咙”。但对于本土风投来说,扼住“命运的喉咙”则稍嫌吃力。本来投资的就是规模较小的项目,面对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冷清,退出机制的解决一直是本土风投发展的瓶颈之一。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方就很悲观:本土风投的发展,“退出机制这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两年后中国股市全流通了,中国的股市能不能成为受资公司的退出渠道呢?”黄晶生提出问题。

  山东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鲁伟认为,退出不应该是一条途径,但“国内上市对本土风投来讲,可能是今后一个发展的重点方向”。郭鲁伟介绍,山东高新的投资项目余额是38个,已经报到

证监会并有反馈意见的有3个、正在上市辅导的有8个。

  “国内的投资市场有多大?”今日资本的徐新研究发现,中国人民币3亿元收入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有2900万个,而美国则不超过500万个。这2900万个中小型企业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55%,徐新抽样统计了20个企业,78%的企业是“赚钱”的,平均增长率从收入来讲是26%,利润率则为36%,“这些都是我们投资的对象。”

  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冯涛也认为,风投受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将成为主流,

中小企业板明年推出新的创业规则、《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改等政策利好都给了他信心。“中小企业板已完成股改,”冯涛说,“我们现在尽量往前赶。”

  “虽然

新股发行没有一个时间表,”黄晶生看好本土创投的发展,“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