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赴美上市刺痛了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5:1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侯宁 王栋 无锡尚德,我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成了第一家登陆纽约证券交所的中国民企,而且,还是被纽交所总经理登门“请”去的!这消息着实让笔者兴奋了一把:原来,除了百度这样曾在纳市“牛气冲天”给国人赚到“面子”的民企外,我们还有“面子”更大的民企。
当然,更兴奋的肯定是别人:尚德股票大涨,境外的投资者高兴;一家来自中国的成长性民企投入了她的怀抱,纽交所也高兴;尚德老板施正荣更高兴,企业融资成功不说,单单凭着其持有无锡尚德6800万股股份,身价便在一夜间超过百亿人民币。 但是,兴奋之后,笔者却感觉到有一丝隐痛袭上心头。 隐痛之一,是像无锡尚德这样有节能、新能源双料“循环经济”概念的好企业,竟然在中央大力倡导“循环经济”的时候被“请”到美国上市。而我们的主板却连新股都不能发行。如此市场,又谈何在证券市场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谈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谈何“优化资源配置”? 隐痛之二,是类似百度、建行、尚德这样的企业竟纷纷“出走”,而国内股市持续低迷。好股票都“飞”了,国内股市又如何能腾飞呢?在股民殚精竭虑找不到两市“有价值”股票时,却要眼睁睁看着内地300多家优质企业到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上市。据估算,我国“出走”的这300多家企业的海外总市值已达3600至3700多亿美元,而同期深沪两地近1400家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才1200亿美元左右。 1400∶300,3600∶1200,内地上市公司家数是境外的4倍多,而总市值只有人家的1/3,两相比较,这是何等的触目惊心。莫非国内上市的公司都是垃圾股?我们这个市场的投资价值到底几何? 隐痛之三,便是尚德被“请”去上市的事实。此举往“自私”了说,这是在为纽交所争一个好的上市资源、一个好股票,但往“根子”上看,这体现的是一个老牌交易所长期形成的“服务”意识。 或许,痛定思痛,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尚德登陆纽交所的“画外音”: 一、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不仅时不我待,应全方位超越所谓“股改局限”。 股改是必须的,但绝非万能。对于股市中的许多问题,我们应有股改之外的制度安排。前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最近便在深圳表示,内地资本市场面临被边缘化、空心化的危险,其缺陷在于“首发的审核时间长,审核结果不可预测,上市进度不可规划,再融资不容易等等……如果这些不改变,内地股市逐渐会变成次级市场,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刘先生是睿智的。对我们而言,如果不借助“股改”这个有利时机对股市进行“大手术”,即便解决了股权分置,也很难留住质量好、融资要求高的好企业。须知,如今的企业融资决非“华山一条路”,真正好的项目融资并不太难。 二、纽交所的广告意识、服务意识和专业化,值得我们的交易所“效仿”。 马杜“请”尚德上市,表面看是“拉拢”了一家优质上市公司,但实际上是为纽交所在中国做了一个广告,其策划是成功的,他告诉中国民企:想上市?美国不仅有纳斯达克,还有纽交所。此外,马杜来尚德也绝对是有的放矢。据报道,尚德最初并不想在纽交所上市,“最初的意向是在新加坡上市,但后来放弃了,因为公司对当时的财务顾问深感不满;而后在香港券商动员下,尚德曾考虑到香港上市;在综合考量了公司情况及行业发展前景后,又决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从上述过程看,纽交所的“信息监控系统”是完善和灵敏的,对哪些企业有价值、这些企业的动态,纽交所可能都有分析判断和跟踪系统。这次尚德的上市“流程”,只是让我们有机会来窥测一点他们的工作方式而已。 总之,今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的火爆上市,以及本次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等“刺激”国内股市的重大事件,其意义远不止催生了新的创业传奇、新的亿万富豪、新的海外上市民企那么简单。 可以说,它刺痛了中国股市,刺痛了中国民企,刺痛了沪深交易所,也刺痛了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神经。个中况味,值得我们在痛定之后反复揣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