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证监会失信于股民不只是使中国股市深陷泥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10:49 中国经营报

  作者:江涌 来源:中国经营报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与社会转型已进入关键期,国内经济社会矛盾聚焦于金融。在国际金融局势持续动荡、内在脆弱性不断加剧的夹击下,原本应肩负更多使命的中国金融业已是诟病丛生、积重难返,金融风险内外交织、新旧叠加,由此形成一种复合性金融风险。

  这一风险因为部门利益以及道德风险而正无止境地向政府转嫁,而政府本身的债务问题愈发不可忽视。目前,政府“明摆着”要负担的债务是2.2万亿元国债、2286亿美元外债(约合1.8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似乎很安全。但是,若加上地方政府债务,乡村一级超过1万亿元,县一级是6万亿元,省市一级是2万亿元(三者都是较保守估计),以及必须由财政支付的7.3万亿元养老金缺口,政府的直接债务累计达20.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0%,远远超出60%的国际警戒线。因此,庞大的政府债务与不断滋生的金融风险正成为国家不堪负载之重,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国家崛起的最大因素,也是中国经济安全的最薄弱环节。

  国际金融专家普遍认为,危如累卵的国有银行还没有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信用,即储户对国有银行国家所有的信任。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国家掌握有征税和发行货币的权力,国家信誉要比任何一个企业的信誉要高得多、稳固得多。因此,国家信用是金融体制的最后依托。

  国家信用是国家的一种重要资源。国家经济等综合实力的大小、动用各类资源的能力以及国际责任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的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有限的,其建立和维护需要大量成本。因此,一些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每年都要发布国家信用评级。这一评级直接关乎相关国家形象,影响该国政府以及该国机构与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

  但是,国家信用是建立在金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一旦遭遇到金融风暴,很有可能连国家信用一起毁掉。亚洲金融危机表明,韩国、

马来西亚、印尼的国家银行当初同样有国家信用支持,可当金融风暴袭来,国家信用于一夜之间消失,政府的信誉危机引发经济危机,从而导致政权危机。曾经创造了“汉江奇迹”的韩国很快就陷入金融危机,印尼的国家信用丧失,不仅出现金融危机,而且还导致政权更迭。

  目前,由于国家利益、政府利益与政府部门利益存在着差异,一些政府部门或机构为谋取本部门或小集团利益,往往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号,超出职能范围,滥用国家信用,使国家信用持续严重流失,由于部门利益膨胀与制度设计缺陷,政府大包大揽,无限“兜底”,国家信用资源不断且加速流失,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引发政府的信誉危机。

  当前,政府部门的信誉危机在中国股市里可谓演绎得淋漓尽致。2000年至2004年的四年间,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53%,而上海

证券股指从2001年6月的2245点下跌至目前的1000多点,跌幅达56%。
证监会
每出台一项“救市”政策,无论如何作绞尽脑汁的利好解释,统统被投资者视为利空,因为投资者已普遍认定,中国股市制度设计本身就是动机不纯,以“圈钱”及转嫁危机为目的,因此才有股指新低迭创。

  证监会失信于股民不仅是使中国股市深陷泥沼,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使国家信誉严重受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