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股改呐喊无效 投资者信心提振乃当务之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10:31 21世纪经济报道

  读者论坛

  作为股权分置改革(股改)过程中极富影响力的案例之一,作家周梅森的“愤怒”及其对全国七千万流通股股东的呐喊,使得金丰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股改在股东会投票表决前,就成为倍受媒体注目的事件。

  从11月28日的股东会议投票结果看,周梅森的反对票及金丰投资股改方案被否决,几乎不会让人们感到特别意外,但流通股股东21.68%的参与率却叫人始料不及,甚至让人诧异。不仅于此,流通股股东的参与人数更是畸低,只有3609人,仅占公司三季度末51353名股东数的约1/15,而高达93%的绝大多数A股股东竟都没有参与投票。无论从股份参与率还是从实际参与人数比例看,金丰投资的中小股东参与积极性均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数,更不到10天前被否决的科达机电(资讯 行情 论坛)两个比例的一半(科达机电的A股份参与率为48.21%,参与股东数占股东总数的14.84%)。而该案例最终的结局是,总持股数仅占流通盘8.87%的股东以其反对票阻击了金丰投资的股改!

  因此,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金丰投资股改是“外热内冷”,看热闹的多,股东真正参与者少。与此前科达机电股东会议无一名A股股东到现场参会相比,金丰投资爆满的股东会场,让人们看到了久违了的股东间激烈辩论及记者云集的热闹场面,而真正主人的绝大多数——金丰投资的中小股东们表现得却异常冷漠甚至麻木。

  可以说,周梅森等众多热心人士对投资者积极参与投票的呼唤甚至呐喊,实际上并没有“叫醒”几个人,甚至于金丰投资博弈“战地”上的中小股东们的实际参与率竟还可悲地远低于市场平均数。

  由此让人联想起,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描述的的情况,而“看客”似乎在什么年代都不缺乏。跟先生笔下的国人相比,现时的中国股民对股改投票的冷漠程度,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由于此前股市中诸多不良事件的屡屡伤害,特别是投票门丑闻、机构“淹没”散户话语权、股改规则缺陷导致的违心投赞成票等,使中小投资者的投票对于表决结果而言几乎变得“忽略不计”,由此使其对股改参与的积极性遭受了打击甚至重挫,因此我们才看到,中小投资者对股改参与的淡漠及对股市的心灰意冷已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换一个角度看,中小股民对投票表决的冷漠,或许也可能是一种过度的“理性”的表现,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屡次的经验和“教训”来说,其投不投票,股改表决结果都一样是清一色的全通过。对于理性的“经济人”而言,如果无法获得真正的话语权,或者投不投票都是“白给”的话,其参与投票的行为自然就是先由热情,到冷静,再到冷漠,进而进入“超理性”的麻木“超脱”境界。

  由此看,在“呐喊无效”的实例中,中小投资者对股改投票的冷漠,实质上是人们对股改过程中种种问题的“本能”反应,折射出股改规则的公平性与股改表决结果公允性的缺失,对市场本身的严重伤害。而诚信和公平关乎股市之存亡,投资者在不用手投票后,就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这也是股民信心低迷,股市连连走低的重要原因。

  中国股市为何如此脆弱?根源在于我们对投资者尊重和保护得不够或不实在。这方面,美国在安然事件后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恢复股市信心所采取的诸多重磅举措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就比较成本而言,与其在“与民争利”的情况下频出利好、花费巨资救市(比如大股东增持弹尽量结、注资托市等),倒不如多付对价,“让利予民”,使股改公平、公允。因为股市信心是“摧其易,建其难”,而若为了对价方面的蝇头小利而摧损股市,甚至不惜以诚信与公平为代价,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总之,投资者对股改投票由起初的颇具热情到冷漠,以至于在众多呐喊之后继续保持麻木,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投票行为或心态问题,而是折射出我国股市必需正视,并需着大力解决的

证券市场生态环境优化问题——投资者信心提振与政府在股市的公信力重建是其中的当务之急。

  读者 黄建中(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