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证券投资双向流动促进人民币汇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3日 20:21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杨磊/文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近日对外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出现85亿美元逆差,而2004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还是顺差209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由于国内外市场存在很大的利差造成证券投资资产大额逆差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我国资本项目的顺差,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起到
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作用。

  美联储持续加息是主因

  事实上,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并不是从今年开始的,早在2004年下半年,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逆差规模比2005年上半年还要大。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上半年证券投资资产顺差209亿美元,2004年全年顺差65亿美元,也就是说2004年下半年证券投资资产逆差144亿美元,比今年上半年逆差额还要多59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报告认为,证券投资资产逆差85亿美元反映出今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提高与本外币利差缩小,国内金融机构从2004年减持境外资产、增持境内资产转为增持境外有价证券资产,带动了证券项目资金流出。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证券投资主要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他境内机构尚未开展这类业务,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对外证券投资仍然是以债券为主。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投资国外中长期债券逆差68亿美元,占到总逆差的80%,其他17亿美元逆差为货币市场工具。

  某股份制银行的首席外汇分析师认为,证券投资资产逆差最大的原因在于美联储持续加息,从2004年中期至今,美联储连续第十二度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1/4厘至4%,是过去4年以来利率的最高水平。而我国证券投资资产逆差开始出现的时间和美联储加息时间正好吻合,也印证了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证券资产投资的影响巨大。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某外汇交易员表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波动较大,但是与国内金融市场相比,利差基本维持在3%-4%左右的水平,这样的利差促进了国内银行外汇大量流出。此外,今年上半年出现的17亿美元货币市场工具逆差和国内银行参与国际市场的NDF交易有一定的关系。

  业内人士介绍,所谓NDF(Non-de-liverable Forward)就是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主要针对有外汇管制的国家或地区,从事国际贸易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所衍生出来的金融手段。相对于本地银行即可操作的普通远期外汇交易,NDF一般只能由海外银行承做。

  市场利差诱惑更大

  在今年7月21日

人民币升值2%前后,国外资本大举进入国内证券市场,而国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大量买入国外债券?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证券投资负债顺差为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我国企业境外股票发行筹资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实际资金净流入73亿美元,增长8%,QFII等海外机构正在稳步地进入国内证券市场。从投资品种来看,我国证券投资负债中有97%为股本证券,规模达到73亿美元。

  上述首席外汇分析师认为,尽管外汇市场上有人民币升值预期,但人民币升值比例并不高,从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远期交易汇率来看,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并有较小幅度的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很可能比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和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利差要小,因此,对于国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来说,把外汇投资在国外债券仍然可能比投资在国内金融市场划算。下半年人民币
汇率改革
后,银行类金融机构未必会减持境外资产、增持境内资产。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债券市场利率还处在不断上涨中,从全球金融市场来看,美国以外市场的金融机构都在大举进入美国债券市场,国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现阶段投资美国的债券市场仍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水平。

  双向流动促进人民币汇改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证券投资项目出现了10亿美元的逆差,而2004年同期的数据是顺差277亿美元,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较2004年同期减少了43%,我国证券投资的双向流动具有较大潜力。

  业内人士分析,证券投资是国际间重要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式之一,证券投资资产逆差有利于促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并不是正常的现象,巨额的外汇占款不仅增大了货币当局的调控难度,也增强了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过高预期。

  报告还认为,我国正处于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过程之中,坚持审慎渐进的资本账户开放,因此,证券投资特别是对外证券投资尚未成为我国主要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式,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都较为单一。

  事实上,我国证券投资的双向流动机制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今年下半年,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股市投资开始步入实战阶段,保险公司成为继银行类金融机构之后又一类大型对外证券资产投资机构。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还和其他部委一起研究如何推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让除了银行和保险以外的金融机构也可以投资境外证券资产,加强我国证券投资的双向流动。

  上述首席外汇分析师表示,我国正在采取全方位的、灵活的汇率改革措施,已经牵扯到我国国际收支中的方方面面,有计划地选择个别领域试点,促进人民币汇率形成体系的改革。近期,外管局推出外汇做市商制度,计划推出大量的人民币与美元掉期业务,都是在采取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措施。我国证券投资的双向流动机制,特别是国内资本的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必将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4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