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早已超出股权分置改革本身。
第一,股权分置改革所席卷的利益群体越来越广泛;第二,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股权分置改革当作了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化的试金石;第三,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从政府决策部门到普通投资者,都在接受一场公平博弈、理智应对的市场化教育。
股权分置改革牵涉大多数人对证券市场的理解、对国企改革的理解、对保护投资者的理解、对经济法律法规的理解,也部分决定着我们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化道路。
这两天,笔者在与一些企业界人士闲聊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股权分置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在市场化之路上迈出了真正的一步,而中小股东所拥有的实质投票权,也符合权利与责任随出资多寡而定的市场要义。一些企业人士甚至希望,借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良机,使中小国企改制走出目前的困境,澄清国有资产流失等似是而非的观念。
基于中国的现实,一个清晰的市场边界能否借由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界定完成,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的理解程度。此次狂飙突进式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太多的法律法规滞后的局面,政府的政策事实上起到了弥缝补漏的代替作用。
在走马灯似的股市新政面前,投资者的注意力将始终聚焦于一点,即各个上市公司,尤其是占据大半壁江山的国有控股公司,是否诚心将股权分置改革视作市场化的契机,而不是一个新名词、新方案掩盖下的圈钱游戏场。一句话,投资者一心猜度的是,政府推进国企改革的市场底线到底在哪里。
尽管各个部委屡屡表态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第二批试点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制定过程中,但在诸如各类国有控股公司的最低持股比例、国有股股东转让价格标准、大盘蓝筹股是否愿意支付对价等重大政策方面、市场各方仍是一头雾水。从中集大股东不愿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传言四散,导致股价大幅跳水;到中化国际抛出57种方案,令人莫衷一是———在在显示,博弈各方对政府“肚量”的猜测,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市场正在倒逼出政府对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化底线。今天下午,国务院将举行新闻发布会,由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介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等方面情况。相信证监会主席的发言,除再次展示政府推进改革的意志、方法、技术路径之外,也能使政府的底线更为清晰。
股权分置改革的各方博弈,到底会有怎么的市场化结果,不妨拭目以待。
作者: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