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改革仅仅上市是不够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09:44 中国经济时报 | ||||||||
姜业庆 6月13日,素有国内第五大国有银行之称的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在香港公开招股。如果不出现意外,交通银行将于23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 这样,该行将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内地银行。外界的解读是其“财务重组—引进
但是,笔者的看法是,问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目前各大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表现出来就是银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内部制约不力;持续经营乏力、不良资产继续增加、大案频发。 仔细分析近期曝光的银行大案不难发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一把手说了算”、“一些行长一手遮天”。如南海华光骗贷案、“森豪公寓”骗贷案、中行黑龙江河松街支行诈骗案等等。对这些大案,人们往往归咎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实际上,我国金融业并非缺乏内控和监管的规章制度,但被业内许许多多“变通”规则的做法打破了,不少银行渐渐演化出了“领导所说就是规则”的潜规则。一些职员的“共识”是:只要不触犯行长的利益,执行规章制度“事在人为”。此外,银行的规章制度屡屡被一些职员打破,往往是基于行长个人的需要。不少行长为了考核指标,驱使员工争抢业绩,而理性、科学的专业管理模式被抛到了一边。 最终说明了什么问题?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的话说,就是“中国的银行坏在公司治理上”,“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上了市,也无济于事”。因为仅就财务状况而言,国有银行上市已不是问题,但问题潜伏在未来。正如有国际评级机构指出的,尽管这几年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在不断下降,但是三年后,国有银行新的不良贷款高潮又可能出现。因为,2003年-2004年银行发放贷款高潮,就已为日后出现不良贷款埋下伏笔。也就是说,这几年的国有银行改革,尽管取得不少成绩,但以前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并没有真正从转变机制上入手,而是以财务技巧来显示短期业绩,一些基层银行更是如此。比如,2004年的建行年报就明确地把个人住房贷款与基建贷款看成优质资产,而不是根据这些贷款持有人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其贷款质量。这种认识是短期的,只假定未来的房价只升不跌,实际情况将如何发展,其实是不确定的。如果国有银行都有这种意识,那么银行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将大大增加。 其实,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任中国银行行长时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银行上市并非目的,转制才是关键”,“要实现中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公司治理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有研究表明,公司治理越好,融资成本越低,股价表现会更优异。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司化和股权多元化进程的推进,公司治理问题逐步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尽管如此,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待于一系列外部条件的支持,如良好的产权基础设施、健康的信用文化、审慎的会计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抵债资产法规等。 再者,上市以后,内地银行能否在低利差的空间里继续赢利,在赢利模式雷同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增长,目前还很难判断。言外之意,出了公司治理外,如果银行的产品创新、服务跟不上去,最终也要败在外资银行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