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新老划断时点宜早不宜迟 中小板可能首发全流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08:3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蒋飞 发自深圳

  中国证监会公布的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名单中,10家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榜上有名。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解决股权分置必须尽早明确新老划断时间表,中小企业板由于自身的特点,率先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极大。

  《第一财经日报》: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小企业板备受关注。中小企业板的第51只股票会成为该板块乃至整个中国证券市场新老划断的里程碑吗?

  吴寿康:要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同时付出最小的成本,以明确改革的时间表,其中新老划断的时间,或者说什么时候以全流通的形式发行新股,尤为关键。第二批试点方案包括了大型国企,涉及多种对价方式,有利于市场形成准确的预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尽快明确后续的步骤和时间。

  中小企业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流通,甚至首先发行全流通的新股,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首先在交易所层面,中小企业板是深交所的一块“宝贝”,从其恢复发行新股以来中小板是深交所唯一的发行平台,深交所有在中小板创新方面取得突破的动力。

  其次从中小板本身的特点来看,很有可能被监管层选为试验田。由于股本规模小,新上市公司以全流通方式发行对整个市场的冲击比较小。第三,中小企业板的民营企业有全流通的意愿。对这些民营企业而言,大股东的财富在全流通后将不再是纸上富贵,同时获取得了退出套现的渠道。

  《第一财经日报》:中小企业板本身的市值较小,实现全流通不会造成太大冲击,但是作为主板的一部分,中小企业板率先实现全流通和新老划断将是整个市场的一个分水岭。进入全流通时代后,股市不可避免地将面临资金供给压力,关于这一点,市场参与各方是否做好了准备?

  吴寿康:我在第一批试点方案公布后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虽然全流通后,大股东减持会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整个市场的扩容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关于资金供给问题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这个问题,证监会的思路是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我们可以看到证监会近阶段不断给基金“打气”,未来基金队伍还会扩大;此外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入市也将进一步予以放宽。相信在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各种预期完整和明确后,市场会有比较积极的反应,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也能得到恢复并选择进场投资。

  《第一财经日报》:如果新老划断了,券商的投行业务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吴寿康:这个问题也是券商目前最关心的。发行全流通的股票,如何准确定价、如何规避承销风险,是一个新的课题。过去的IPO项目,很大一部分股票不能流通,流通股的定价因此造成相当大的扭曲,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能力——定价能力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甚至被摆在次要的位置。发行定价完全与市场接轨,券商需要尽快完成这一转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