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栋/文
本周一到周二,在短短15个小时内,新华社受权连续发布了四个“利好”措施,如允许上市公司大股东回购流通股、给券商再贷款、减半红利税等,显示管理层提振股市的急切心情。
15个小时出现四个利好政策,体现了各部门正在通力合作,其利好的叠加效应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市场并未去对利好进行叠加:周二沪深两市的走势却依旧令投资者失望。
市场仍然无法摆脱短命行情的怪圈,经历了短暂的反弹后,行情在意犹未尽中拉下帷幕。尽管短期来说仍然可以谨慎乐观,但如此脆弱的走势毕竟给后边行情的发展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在政策如此大力的扶持下市场都无法重振,那么一旦政策出现了偏差,后市又将何去何从呢?
管理层的急切是可以理解的,我甚至为在午休期间发布利好的“灵活”手段感到十分吃惊和宽慰,但是,也恰恰如此匆忙和急切,这些政策难免有“匆忙出台”之嫌疑。其结果就是,一些政策的细节未能被市场正面理解,有时利好反而被理解为利空,这样不仅没能达到政策的叠加效应,而且出现了政策的抵消效应。
有人就此认为,在出台扶持股市的政策利好的同时,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的导向,这样,才能使利好政策被市场良性消化,不至于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消化不良说明还有好牌可打,尽管快了点。但如果把所有好牌打光了,那所有的良苦用心恐怕就将毁于一旦了。
自两市进入漫长的下跌以来,管理层的工作量之大和工作力度之强恐怕是无人可以否定的,但是效率却是逐渐下降的,这与政策出台的思维方式是有密切关系的。目前市场上实行的很多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试用过程中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市场上如此的经不起检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政策酝酿和产生的过程有比较大的差异。
政策对市场发挥的作用是引导作用,因此其制定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问题没有出来或者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实施是具有威慑力的,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反观目前政策出台的前提却是根据市场的呼声而定,被动地被市场引领着走,结果当然大打折扣。
那么,下一步,市场将会怎样?从目前情况来看,只能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买利好政策的账。
首先是市场对启动“6·8”行情的资金来源仍未有共识,如果是短期套利者作俑,那么其获利后策略性退出将对指数和信心产生巨大伤害。
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就是,自6月8日沪市出现近200亿成交量后,秘密资金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现在连影子都见不到了。
其次,如果真的如有人断言本周内推出第二批试点公司,那么,其中将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入围的消息将使投资者的心态更为复杂,策略更为多变。因为之前试点公司方案的不同命运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预期。
也就是说,管理层推进改革的难度将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