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危机中的救赎 不能等待本土券商归零后再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7:05 第一财经日报

  回首望去,风生水起,透过气象万千,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向前发展和短期内的向上托市矛盾,自从“6·8”行情以来,越来越明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个基本的逻辑是,从长期来看,政府逐步减少对资本市场的过多干预,这是股市的向前发展。但从短期来看,股市必须得以保护,而不能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过程中陷入无底的下沉,股市应该承接向上的力量。更具体来说,这一矛盾体现在央行作为中国整个金
融体系的最后保护人,是否应该救赎一批还可以救药的券商。

  我们认为,中国券商全行业面临的严峻现实,已经不能持续太久的时间: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04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信息,114家证券公司年度利润总额为-103.64亿元,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总额为-149.93亿元,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04年年末,114家证券公司净资本仅453.41亿元。

  一个全行业净资本不足55亿美元的行业,在中国股市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谈何本土竞争力?难道真的要静待境外券商来收拾残局?难道真的要静待本土券商“归零后再开始”?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摒弃了消极等待,就意味着要选择积极进取。在我们看来,在时间约束之下,在市场突破千点下探股民心理底线的情况之下,“6·8”行情即便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也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最近种种市场消息显示,中央汇金将介入银河证券重组。此前,亦曾有消息显示,汇金旗下的建银投资已经介入南方证券的重组。这些,对中国股市的健康成长,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成长,目前来看,至少都不是坏消息。

  如果进一步认识到,汇金公司以出资人身份强势介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改过程,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积弊已久的官僚作风和治理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立即就会发现,一家以出资人身份强势介入中国证券行业重整的类汇金公司的存在,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现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让我们小结一下汇金公司在银行改革中所起的作用。随着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发布2004年度报告,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试点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呈现在公众面前:在更加审慎的会计制度约束下,2004年度中国银行权益净回报率达10.04%,年末资本充足率达10.04%;建设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更高达25.40%,年末资本充足率达11.29%。

  相比于这份成绩单的“令人欣慰”,2003年底国家决定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所引起的“巨大争议”已经成为平静的背景。

  当然,改革是综合改革,改制是整体改制,一份年报并不能说明一切。但好在一年多来发生的事情正在表明,银行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业务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尤为值得关注:2003年底为配合45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资中建两行而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也许正在日益被明确为重整中国金融系统的实体操作平台。

  在央行6月10日发布的2004年度报告中,对中央汇金公司的最新表述是“由其代表国家对有关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能”。这里所指的“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当然不只限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那么,有无可能由汇金介入中国证券业的重整?因为,近年来中国金融系统的改革现实也许正在把汇金推上这个角色: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到2003年底骤然加速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再到疾步推进的证券公司关闭重组,再到本年度4月29日突然提速的中国股市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中国金融系统改革的步伐正在以加速度迈进,改革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我们认为,在监管层已经痛下决心把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到底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干预来对冲对价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风险的后果还很难确定的情况下,这是对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负责任的做法。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