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刘纪鹏:股权分置改革应在国有银行上市前完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06:5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魏璇发自北京

  对于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一直以来有两种看法:一是必须先完成中国股市的振兴才能深化金融改革;第二个观点则是中国金融改革等不及股市的配合。

  股份制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以中国股市为依托进行金融改革是关
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金融安全的大问题,因此必须加快股市的改革,为金融业改革创造市场环境。将中国内地股市作为大型金融机构的第一上市地点,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必要条件。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应该赶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完成。

  “中国股市将是金融改革的主战场。”刘纪鹏指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商业银行的坏账、完成商业银行的改制,提高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的股改被称为“背水一战”,并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按照有关部门提出的时间表,今年年内、最晚到明年要让至少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从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深远影响来看,它们的第一上市地点应该选择在中国内地的股市。

  但是内地的股市现状是极度弱化,处于调养生息阶段,很难接受银行大盘股。

  谈到国有银行改革上市与中国股市改革之间的关系,有外国投行曾提出中行、建行上市选择东京、纽约还是中国香港、上海都无所谓,“好比出租汽车在哪里加油都一样”。对于这种观点包括刘纪鹏在内的多数专家持反对意见。在此轮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前,有关部门选择启动时机也是考虑到了金融改革紧迫性的问题。

  刘纪鹏解释说:“因为去境外上市的选择肯定会影响到国家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在开放并轨前,解决好国家利益问题。”他同时解释说,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股市,因为这是下一步产权制度改革和金融改革的主战场。强大的股市又必须要有金融大股来做“定海神针”才能有竞争力。反过来,要想让几大行在本土上市,首先需要股市有能力承受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大盘股上市。

  “究竟是先完成股市复苏,还是两大国有商业银行等不及先在境外上市是一个信心问题。”刘纪鹏分析认为,除了对资本市场发展不利,目前两行境外上市的前景也不容乐观。考虑到金融有垄断权这个因素,如果在境外上市,首先可能难以发出好价钱,假如第一上市地都放在境外,而境外资本市场又不认同,没有按照计划募集到需要的资金,这依然无法化解金融风险,达成改革的初衷。其次,从金融风险控制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前景与中国的经济安全息息相关,所以选择上市地点应该格外慎重。

  刘纪鹏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坚持国有商业银行第一上市地在中国内地,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内地市场有能力容纳金融大盘股上市,而能够容纳大盘股上市的前提则是解决股权分置。因此,按照这个逻辑,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度必须大大加快。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