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上证综指跌破千点 > 正文
 

6比2:不买股票对买股票的理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07:08 第一财经日报

  丁守军

  在现阶段,我们还能不能买股票?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如果我们确定只能获得损失,那么为什么还要继续买股票呢?我们必须找到理由来果断地作出不买还是买进的决定。

  那么,支持我们不买股票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我们在2003年和2004年,已经度过了非常好的增长时期,受制于对投资增速的调控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预期,投资和出口不可避免地受到阶段性的影响,企业特别是上游生产资料产业的盈利预期降低,那么动态市盈率的增高成为一种可能;第二,静态看待市场的整体平均市盈率水平仍然达到18倍左右,即便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而带来的对价补偿进一步降低平均市盈率水平,但是以整体市场过去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水平来衡量这个市盈率水平仍然偏高;第三,由于股权分置改革,估值标准处于一个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之中,即便是理性投资者也处于一种投资的游离状态之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市场的凝聚力;第四,全流通预期带来的扩容压力;第五,机构投资者适应估值标准调整带来的调仓行为构成市场价格在原有水平上的再次结构调整,从而给市场带来进一步的短期股票供给压力;第六,资金结构现状和预期压力。经历四年多的熊市趋势,排除流出场外的资金,场内资金多处于套牢状态,可动用的有效资金有限。机构投资者由于过于侧重股票的选择,致使仓位也处于较高的状态,缺乏进一步调控的主动权。由于股票市场的回报率长期处于很低的状态,并且没有改变这种低回报趋势的迹象明显出现,场外资金要么继续流入其他市场,要么仍然在等待观望,资金供给预期短期内不容乐观。

  当然,我们也能找到买股票的理由。

  第一,中国经济整体上仍处于一个需求扩张的阶段,周期性的和结构性的供给过剩带来的是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增长临界点的微调,度过了黄金的增长期之后处于迈向平稳增长的过程之中,由外延扩张转向集约增长,即便汇率变动带来的价格竞争力的减弱也将会被质量竞争力的提高逐渐替代;第二,整体市场的高估水平意味着仍然存在着结构性低估的机会。伴随两个方面的因素:(1)分类表决制度和全流通预期已经开始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并进而带来在原有市场制度下不可能实现的公司价值的凸现;(2)管理层推动改革秩序演进的逻辑必然导致推动公司绝对价值实现的制度安排(例如红利制度)加快出现和完善,并导致公司绝对价值得到持续保障,从而带来更多的低估的机会。

  这是两个最重要的买股票的理由,虽然对比不买股票的理由似乎略显单薄。但是我们认为,全流通预期派生的扩容压力、资金供给的窘迫以及悲观的市场情绪和暂时没有改变的下降趋势均是从属变量,本身不具有源生性,它们的力量强度和发展趋势从属于市场的基石——不变的绝对价值。而现在,基于这两个最重要的理由,我们认为市场的绝对价值已经开始显现,至少在结构上看是如此,并且伴随市场制度的演进,更多的公司在迈向集约化增长的中国经济的大潮中能越来越多地实现这种绝对价值。一个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在充满人性的市场中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摒除情绪噪音,理性思考,并坚决地贯彻,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买进股票了呢?

  (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作者为万联证券北京营业部总经理)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