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所谓股权分置改革净资产为底线依据何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1:45 每日经济新闻 | ||||||||
赵鹏 每日经济新闻 上周,清华同方(资讯 行情 论坛)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投资者沟通会不欢而散。 小股东们表示,很难接受10转10的方案。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清华同方的方案是以每股5.20元的净资产倒推出来的。而国资委所谓的净资产底线显然没有得到投资者特别
那么,净资产底线是否合理?有没有理论及实践依据呢? 从历史角度来看,清华同方1997年6月发股前,大股东总共投入1.05亿元净资产,而目前净资产为15.68亿元,增值14.93倍。这次拿出三分之一返还流通股股东后,其资产升值也在9倍以上。而公司三次发股(1997年首发、1999年配股、2000年增发),流通股股东合计贡献了17.38亿元的现金资产,在付出了17亿元的投资成本之后,其拥有的股东权益反而减至14.2亿元,就算这次拿到大股东送出的5亿元权益,也不过增至19亿元,升值率约10。 这就是为什么中小股东很难接受方案的原因所在。 退一步讲,从理论上来看,净资产底线也是说不通的。托宾的净资产估值法只是说,股价长期远离净资产则意味着低估,股价逐渐会向净资产靠拢,但并没有说企业估值应以净资产为标准。实际上,该估值法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评判股价是否低估的指标罢了。 从实践上看,净资产底线也屡遭“败绩”,君不见A股市场“破净”个股已达200多只,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以“跌净”方式发行的也屡见不鲜,难道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底线”吗? 实际上,净资产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对于业绩下滑、资产质量不佳的公司来说,净资产“水分”很大,常常意味着高估。最典型的莫过于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截至2004年9月30日,公司的净资产为每股6.10元,而在计提坏账后,2004年底公司的净资产大幅缩水28.5%,至4.36元。 那么,清华同方的资产质量又如何呢?截至2005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29.88亿元,其中应收款项就达19.6亿元。从收益状况来看,公司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仅3.89,明显难如人意。 实际上,市场并不反对解决全流通,反对的是现行的全流通试点方案,而试点方案的实施效果也直接决定着全流通改革的成败。但从首批试点方案来看,中小投资者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补偿”两字并未落到实处。 如何处理好“保护国有资产”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两者间的关系,决定了股权分置改革能走多远。著名市场人士张卫星早就疾呼“解决股权分置要有大智慧”,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没看到什么大智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