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飞天系全面告急 > 正文
 

16亿黑洞不是问题 宏观调控搅了谁的春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10:56 证券时报

  刘锐

  相对于那些动辄玩人间蒸发的上市公司高管来说,飞天系掌门人邱忠保显得还算“厚道”。身处漩涡之中、几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他上周终于开了“金口”,一方面向记者和公众大派定心丸,表示16亿元资金黑洞完全不是问题,以飞天系的实力,完全可以将这些窟窿补上;另一方面则大倒苦水,将飞天系的巨额财务黑洞曝光直接归咎于宏观调控。

  不知不觉间,宏观调控似乎成了某些上市公司和高管经营管理彻底失败的替罪羊。前段时间,某沪市纺织类上市公司停产风波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其公司创始人也是称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银行收紧信贷,导致公司流动资金异常紧张。现在,宏观调控又被资本运作高手们视作“祸水”,搅了他们的“好事”。本人对此深表疑问。要说宏观调控,大家都适用,为什么独独它们很“受伤”,看来这还不是真正理由。

  俗话说,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但在笔者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国内绝大部分企业主都好大喜功,企业普遍都犯有扩张欣快症,对于一些稍具规模的名企来说,财富500强是它们的仰止;对于资本大鳄们来说,更是朝思梦想着建立自己的企业帝国,以旗下拥有多少个子公司、总资产达到多少多少亿作为成就辉煌人生的资本。但由于实力有限,自有资金普遍不足,于是以证券市场为资本平台、通过玩转掏空上市公司这一资本魔方就成了他们速成的唯一捷径。一旦银行信贷条件稍一严格,财务黑洞自然也就水落石出。

  按照他们的观点,宏观调控是导火索,银行收紧贷款或要求提前还贷是直接原因,乍听起来有些道理。其实对于银行和借贷者来说,规定享有提前收回贷款权利是银行和借款者在签订融资合同时的一般约定,是银行保护自己信贷资产质量的一种普遍防御性措施,借款企业应该早知这一点。在企业被发现出现重大经营困难,现金流无以为继、资金链有断裂之虞时收紧信贷,更是银行保护自己的一种天经地义行为,无可厚非。这又怎能成为他们经营失败的借口?

  在采访过程中,邱忠保对16亿的巨额资金去向一直语焉不详。但据年报资料显示,“飞天系”旗下三家公司目前欠银行贷款约为8亿元,其中大部分都被“飞天系”企业以各种名目占用。据分析,“飞天系”疯狂地从三家上市公司套取现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3年、2004年,不排除这些资金被用来提前还贷的可能。如果这些资金不被挪用至“飞天系”其他分公司名下填补资金窟窿,而是用于三家公司实实在在的运营,以三公司原来不错的资质,想必也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境地。若真是这样,又何来“宏观调控之祸”的说法呢?

  资本运作历来是一种几只坛子几个盖子的资金游戏,当盖子的数量不足以应付坛子的需求时,财务黑洞也就被曝光,游戏也将被终结。但对于资本大鳄来说,他们一般是不轻易承认这一点的,于是他们会找来一些理由来应付公众,宏观调控则成了他们的常用替罪羔羊,因为这个东西虚虚实实,就像“万金油”,什么玩意都可以往上套,老百姓听得也是云里雾里。就拿此次邱老板的“肺腑之言”来讲,一方面表示随便拿出一块20亿的土地就可以将这三个公司的“坛子”盖上;另一方面则有点“要不是银行收紧信贷,本可以......”恨恨的阿Q味道。笔者只是不理解,若飞天系真的有这么强实力,为什么至今还欠着三家上市公司一屁股债,何苦要将福建三农(资讯 行情 论坛)、石油龙昌(资讯 行情 论坛)、浙大海纳(资讯 行情 论坛)的投资者们折腾得奄奄一息,又何苦将自己弄得狼狈不堪呢?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