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是块牛皮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16:17 新浪财经 | ||||||||
马方业 2004年度上市公司的红盖头终于揭开了:除大众公用(资讯 行情 论坛)、中科健(资讯 行情 论坛)和古井贡(资讯 行情 论坛)3家公司年报难产外,其余1300多家公司的经营业绩纷纷拜见到了投资者这个公婆。令人高兴的是,无论是公司的净利润还是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都创下了证券市场有史以上的新高。
新高固然喜,但是作为投资者来说,却不能忽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不完全揭示其所有重要信息这个事实与现实。毕竟,粉饰报表在证券市场上就象一块牛皮癣,不烦也得烦! 当然给报表涂脂抹粉,可谓八仙过海。你用应收账款或者财政补贴,我就用非经常性损益。前者易懂,那么,后者是个什么东东?其实也简单,所谓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从而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及支出。 所以,在粗看很美的财务报表时,更要细瞧象非经常性损益这样的疤痕。其实,这样的疤痕并没有逃过监管当局的法眼。早在1999年,证监会就要求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扣除的项目、涉及的金额;同时还要求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2001年管理层再加一把保险锁: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去年1月又对此规定重新作了修订并实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04年度的情况依旧不乐观。统计显示,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当年则有94家公司(其中如ST 江纸这样的ST公司更多见)业绩将由盈利的红脸变为亏损的绿脸,即从每股盈利0.042元下降至-0.11元。可见涂的这层“脂”,抹的这层“粉”有多厚!厚的背后则是黑,中国古代的“厚黑学”可以“今”用了,着实让人长学问,长见识! 的确,如ST类公司,要实现盈利摘帽,企业可以通过一笔债务重组当做自己实现好业绩的变脸术。但这种通过债务重组从而获得收益的非经常性损益,并非企业经营所为。更重要的是,这种利润就连傻子也明白,它是不会具有可持续性的。再说ST江纸(资讯 行情 论坛),2004年报业绩很亮,每股收收益高达0。65元,但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就得亏损1.25。该公司今年的一季报不是也出来了吗?多少呢?只有可怜的7分钱。后劲不足是褒奖,欠足,难足,更实际,更准确! 更让投资者喜闻却不乐见的是:2004年度,四成多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年末每股收益的贡献度超过了10%。其中有18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0%来源于非经常性损益,更有29家公司此方面的贡献度过了500%。在这29家之中,ST星源(资讯 行情 论坛)当仁不让的挂了“帅印”,贡献度为3000.00%。 明面上ST星源2004年度每股收益是0.002元,尽管小数点后面有两个零,但实现169万元净利润的星源业绩不可能是零,也不为负,面子当然赢了,但是里子还是折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ST星源跌停了,来的是时候,跌停有理! 牛皮癣难治,但难治不等于无治。要治,还得狠下猛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