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全流通新老划断择机而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 01:28 每日经济新闻

  “新老划断”是此次中国证监会在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通知中的一个新提法,指的是对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不再区分上市和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对存量上市公司分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通俗地说,也就是老股老办法,新股新办法。

  提出“新老划断”标志着证监会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但在上述通知中,证监会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必须选择适当时机实行“新老划断”,而不是市
场希望的在试点启动后立即实行新老划断。证监会的理由是,实行“新老划断”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和相对稳定的定价环境,要通过改革试点积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言下之意,现在还不具备条件。证监会的这一立场遭到了很多市场人士的批评,认为这将给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是通知的一大瑕疵。

  这一做法确实欠妥。因为这很容易出现造成矛盾继续累积的局面:一边是通过试点工作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另一边又因为新股发行,给市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股权分置问题。

  按照常理,证监会理应借着试点的大好时机,从源头上阻绝新的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而不应像现在这样患得患失、自找麻烦。证监会放着阳光大道不走,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国企特别是央企和银行整体上市的需要。看看在证监会大门外排着队等候上市的央企和银行,就明白证监会的用意所在了。

  无论是从证券市场的未来出发,还是从国有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出发,国企上市已经是大势所趋。从证监会到国资委,也都希望有更多的央企能够上市。国资委明确表示,推进央企整体上市是其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在这一背景下,才能很好理解管理层为什么不顾市场非常疲软的状况,批准宝钢股份的增发方案。

  不过,比起央企整体上市来,更让监管部门担心的还是银行改革。随着2006年5年入世保护期的结束,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就要到来,银行改革的回旋余地在缩小。而上市,也被认为产权改革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效药”。目前,财政注资的三家银行都已表示要尽快争取上市,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其他银行,比如中国交通银行,也都希望今年内能够上市。

  在央企和国有银行上市的背后,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可以预料,央企和银行的大规模上市,将会增加以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难度,这或许是中国股市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两难选择。

  在监管层的考量中,股权分置毕竟是一个老问题,再拖一拖也无妨,而让央企和银行上市,借此改变它们的治理机制,使央企能够壮大,银行在金融开放后能够保持稳定,却是迫在眉睫的事。等该上市的央企和银行差不多都上市完了,新股发行也就可以实行全流通了。这就是证监会“新老划断”择机实行的玄机所在。不过这样一来,不从源头上改革股权分置新股发行方式,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又有何用?

  作者:邓聿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老划断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