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问题是投资价值致命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23:59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炜 周三,国务院召开会议下决心解决资本市场难点问题的消息披露,可上证指数依然无情地再创近六年收盘新低。有人评论,增发打败了“国五条”。实际上,投资者信心受到损害,又岂止是增发再融资单独造成的。ST重实每股巨亏14.08元,给投资者带来的伤害同样不容低估。
ST重实每股亏损14.08元,创下了历年来股市亏损之最,公司股价也从4月19日开始连续5日跌停。仔细追究,ST重实的个案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作为德隆系上市公司之一,ST重实长期被实际控制人德隆国际占用资金,并涉及大量诉讼。2004年,德隆危机全面爆发,ST重实因此一次性计提了大量的负债、坏账准备及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其中,仅对德隆国际占用的资金,就计提了5.02亿元的减值准备。可以说,ST重实是一个典型的被大股东掏空的上市公司。只不过ST重实是一只小盘股,总股本仅6600万股,掏空后造成的每股亏损特别显眼。而在那些每股亏损不引人注意的上市公司中,被大股东掏空的资金又何止少过。可怜的中小股民把血汗钱投入股市,大股东掏空却如同一个“黑洞”长期吞噬股市财富。 国务院此次会议提出的第一条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会议要求,今年重点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从查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入手,加大对有关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处理力度。强化大股东、董事、经理人诚信责任以及失职责任追究机制。对此,稍有政治敏感的投资者非常清楚,国务院将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列为五项工作的第一条,其重中之重凸现出目前问题的严重性。说到底,国内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之所以敢如此“猖獗”,与违规违法成本偏低有关。拿德隆国际占用ST重实巨额资金来说,又有谁因此被判重刑?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不痛不痒地责罚,很难约束“ST重实第二”的出现。 实际上,业绩问题既是国内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致命伤”,也是国内股市长期低迷的一大原因。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权益,是上市公司业绩问题之一。业绩问题之二,则是业绩不稳定,绩优股形象难以持久。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水泥行业利润由去年同期的31亿元转为亏损3.5亿元;电解铝行业的实际亏损面高达近80%,全行业已到了全面亏损的边缘。具体看上市公司,山东铝业去年净利润增长58.37%,而今年第一季度却同比下降18.31%。汽车行业是业绩不稳定“变脸”的另一个“重灾区”。上海汽车是去年蓝筹股行情的“领头羊”,而今年早早地刊出预警公告,称“预计200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与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将下降50%以上。”市场行情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上海汽车业绩“变脸”。可见,蓝筹股原来如此的脆弱。如果投资者以蓝筹股为信赖作长期投资,受到的投资损失,恐怕不逊色买入绩差股。 在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权益及上市公司业绩不稳定这两大因素中。一个是主观人为所致,另一个是客观环境所累,“双重”夹击下不可避免地拖累股指。这也是今年证券市场不容乐观的主因之一。一方面,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如同投资者所期望的从重打击侵占上市公司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应提高市场化运作程度,在管理体制上实现转变,以盈利的持续能力来改变目前经不起风雨的状况。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基础得不到改善和提高的话,政府的作为将“打折扣”。 从最终创造业绩的还是上市公司来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比解决股市历史遗留问题更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