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王泽森
继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丑闻引发的股市危机后,美国政府于2002年7月紧急出台了一项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由于法案的实施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高额的内部控制支出和审计成本,由此引发一些公司特别是欧洲公司的不满而选择摘牌退出纽约证券市场。自2002年末以来,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交易
的非美国股票数量已从473只减至459只。然而,退市威胁并没有吓退美国监管当局,他们认为,从长远角度看,一旦上市公司发生丑闻,投资者的损失将远远超过公司因实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所付出的成本。同样,退市威胁也没有吓退投资者或引发他们抛售外国股票。今年第一季度,纽约证券交易所外国股票的日平均交易额达48亿美元,为5年来最高水平,将纽约市场非美国公司股票的交易推至互联网泡沫以来的高位。
纽约证交所的外国公司退市风潮是美国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所付出的代价,但是通过新法案的规范,上市公司拥有更透明的会计制度和更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从而增强了其股市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内地股市同样正面临着是治市还是托市的考验。在经历了持续近四年的熊市之后,股票市场的功能严重弱化。虽然内地股市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很小,但直接融资比重的降低,加大了银行系统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股市的持续低迷与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不断爆发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投资者对市场丧失信心,政策利好对市场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小,往往仅能维持数日甚至数小时的小幅反弹。股市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和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态势严重背离。
股市下跌引起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正是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问题的最佳时机。从国际股票市场的沉浮看,每一次的危机实际上成就了对股票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和监管机制的完善,从而为股市的复苏与上涨积蓄了力量。美国1929年股灾促使政府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以法律为基础的监管架构;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暴露出美国在证券监管、公司治理和财务制度等方面的漏洞,促使纽约证交所修订新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规则》,并催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被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的香港,1973年股灾后,于1974年颁布《证券条例》,放弃不干预模式,实施集中监管并强调行业自律;1987年股市大风暴后,香港改革监管架构,成立香港证监会,制定《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及一系列规范市场的相关法规条例,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及遏止不公平交易。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美国股市所引起的震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治市是有风险和需要付出代价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在股市危机时刻,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不仅应有治市的决心和勇气,更应有充分的风险预期和心理准备。厚积而薄发,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公平、有效和透明的监管机制,促进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才能真正促进股票市场的复苏。面对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制度完善和监管水平提升是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
(作者单位:香港城市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