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十万个为什么之国九条何时能够见成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 10:18 中华工商时报 | ||||||||
水皮杂谈 如果说2004年是“国九条”的落实年,那么2005年必定是“国九条”的见效年,水皮在私下里不止和一位朋友作出过如此的表述。 根据是什么?
半个月前,水皮杂谈曾经发表“‘温六条’能不能挺起‘国九条’”的文章,在对比了温家宝和朱镕基关于股市的论述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温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通过电视直播在向全国人民表决心。表的就是落实“国九条”要在今年见成效的决心,这个决心,温家宝不仅表达在口头上,而且还落实到了证监会情况汇报的文字批示上。 3月的最后一天,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盘中创出五年来的新低1162点,半个月中,水皮没有对惨烈的下跌行情说一个字,因为他知道,不仅温家宝每天在看行情,而且证监会正在抓紧研究落实温总理的意见。果不其然,消息于星期五进场,沪深两市出现飚升行情,尽管传言在周末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星期一大盘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 半个月前,水皮说“国九条”挺不起市场的腰,“温六条”要挺起“国九条”的腰还需要实质性的利好。“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治本的问题、长远的问题,中国的投资者眼前的惊恐又该如何化解,证券行业券商的亏空又该如何弥补,却是一个现实问题”。 尽管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全流通已经由中国股市最大的利空变成了最大的利好,但是现实却是指数闻风而跌,恰恰是非流通股作为优先股30年内将不在国内证券市场交易流通的传言导致了星期五的单日反转。全流通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并不是由所谓的专家学者臆想的,指数反映的才真正是民心所向。 非流通股30年不流通的消息可靠不可靠是一个问题,但是由消息而引发的指数变动方向是另一个问题。如果这是个谣言,那么也是一个美丽的谣言,是一个抓住了人心的谣言,一个化解了投资者惊恐心态的谣言。 很多人认为这是个不可能的谣言。 积极主张全流通的华生认为不可能。因为国资委在全流通上连稍微的补偿都不愿让步,怎么可能接受优先股的方案呢?除非偷换优先股的概念,既参与分红又参与管理,既不承担责任又牢牢把握控股权。 积极不主张现在搞全流通的水皮也认为不可能。和华生的认识一样的是,水皮认为优先股的方案是一个好方案,和华生的认识不一样的是,优先股在中国国情之下可能会变性。水皮认为30年不流通不可能是因为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在一个利益如此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在一个谋求全流通的获利的强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面前,所有的政策最后都是一个折中妥协的产物,不可能出现这么干净利落的政策。 事实上,30年不流通的美丽谣言没有被官方证实,但是全流通试点原则即将公布却开始在市场流传,更有朋友拍着胸脯告诉水皮,星期五的暴涨就是因为在讨论全流通试点,千真万确。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水皮从来就不认为解决全流通是股市的当务之急。原因一是时机不对。处在宏观调控周期的大熊市中,中国股市不具备承接巨额扩容的资金对冲。原因之二国情制约。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股市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公有制的烙印,在国有资产流失这个命题没有解决之前,在中国的政体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不具备解决国有股减持的政治气氛。原因之三共识不够。证监会有证监会的想法,国资委有国资委的想法,财政部有财政部的想法,不但管理层没有共识,其实就是在投资者中也没有共识,甚至在主张全流通的人中方式方法上也没有共识,不但没有共识,而且分歧之大甚至超过水皮这样的反对派的认识。 简而言之,“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条件也不具备,更不用讲法律层面上的障碍。“温六条”的最后一条是“妥善解决股市发展中积累的历史问题”,尚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凡事有个轻重缓急,改革也有个时间秩序,因此,全流通不存在什么时间表。 华生搞了一个全流通的方案,被张卫星批评了半天,张卫星搞了个全流通方案,又被水皮的同事批判了半天。王欣搞了全流通的方案,对非流通股配售流通权证,立意极好,简便易行,既体现了A股含权,又体现了市场化原则。在水皮看来,比流通权证更有意义的是王欣对于全流通中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的看法。 问题之一,流通股票过高的溢价是不是由于非流通股的存在。王欣认为,流通股的过高溢价,根本原因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高投机性使股票价格总体高于公允价值,而股权分置的存在助长了市场的高投机性。 问题之二,为什么要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王欣认为,将一种高投机性市场泡沫破灭而造成的流通股股东损失完全归于不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而要求补偿理由并不充分,但考虑到全流通对非流通股有益,而对流通股股东无益甚至有害。因此,在改变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受益方给受害方适当补偿是可行的。 问题之三,给流通股补偿一些要采取市场定价原则,而且要有合理的经济机制和公平标准。 问题之四,非流通股配售、缩股、回购等方法超出股票流通范畴,涉及资本结构调整,不能用行政的办法推行。 问题之五,全流通要用市场机制,利益驱动,避免使用强制交易。 问题之六,全流通不是万能药,中国股市需要综合治理。 王欣的方案全称叫“通过流通权证交易实现股市全流通”,方案有近万字,感兴趣的可以上网去阅读。 王欣方案的缺陷在于“新股新办法,老股老办法”,而只要新股全流通,那么事实上老股的流通权证马上会一钱不值,因为这个市场是互通的,存在比价效应,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是多样的,有了“新股新办法”,“老股老办法”就不会有人感兴趣,这是人类的天性,喜新厌旧。 2001年开始全流通讨论时,水皮曾赞同“新股新办法,老股老办法”,现在看来,在IPO依然是中国股市管理层最为关注的历史时期,这种看法是幼稚的。王欣的方案是个好方案,什么时候适合运用呢,要很久很久以后,要IPO不再是中国股市主要矛盾的时候。那个时候,该上市的国有企业差不多上完了,IPO可以暂停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在一个只有老股而没有新股的环境中,才合适运用。说来说去,在一个不合适的时候,谈任何全流通的方案都是不合适的。 那么试点呢? 不是不可能。因为试点可以对一批代言人有交待,对含权预期可以明确。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试点就是试点,不可能推而广之,这种试点,其实早在2000年的中国嘉陵(资讯 行情 论坛)和黔轮胎(资讯 行情 论坛)两家上市公司身上已经有过实践,结果是不了了之。 “1929年的美联储非常软弱,受杰斐逊思想的影响,那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几乎无所作为,结果,股市的崩溃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长期负面的影响,美国经济也进入了大萧条。而在1987年美国股市崩溃时,美联储给所有的人打电话,‘你需要钱吗?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而且他们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有了这些进步,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1929年那样的股市崩溃了。”这段话是“伟大的博弈”作者戈登和中译本译者祁斌的对话。中国人民银行当然不会给券商打电话,但是财政部恐怕不得不打这个电话,否则,券商的资金链就不可能自动修复,市场就一天不会安宁,“国九条”就一天不可能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