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股市牛熊之争 > 正文
 

国九条带给股市太多想象 政策救市不如信心救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0:09 每日经济新闻

  潘清 新华社报道

  一年前出台的“国九条”曾带给中国股市太多想象,投资者也期待着2005真正能成为“转折年”,从而结束沪深股市持续长达4年的低迷。

  然而,股指一路下挫,甚至在3月末毫不留情地数次改写近6年来的最低“纪录”。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期许和失望后,数千万股民发出了同一个疑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股市?

  3月30日沪市市价总值为2.42万亿元,流通市值不足6800亿元。而2001年6月末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12万亿元和1.05万亿元。这意味着即使不算通过新股发行和再融资筹集的资金,过去4年内二级市场“缩水”幅度也超过了三分之一!

  不可否认,去年年初出台的“国九条”曾因为显示了中央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而令市场参与各方欢欣鼓舞,此后也确实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加资金供应量、降低投资成本的利好政策。然而,无论是降低印花税,还是允许保险资金入市,接踵而至的利好并没能改变什么,股指仍在不断创新低。

  对患上“缺血症”的股市来说,资金似乎应该是最奏效的调节器。然而,管理层源源不断的“输血疗法”却没能救市,更无法恢复股市的元气。在“缺血”的背后,是大量的输血者找不到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受血者。

  有统计显示,1993年至2003年11年间,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最低的为1997年的23%,最高的2001年也仅为56.5%。每年平均有65%的上市公司没有给投资者任何回报。“不分红”现象使得投资者根本无从分享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的成果,更令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丧失殆尽。

  目前,伴随股市持续下跌的,是市场对“政策救市”呼声的日渐高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时,不需要政策干预。当市场持续低迷,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从2200点跌到1200点,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政策积极引导解决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说。

  “政策救市”在成熟市场其实不乏先例。1987年美国遭遇股灾,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银行“开闸放水”,股市需要多少资金就供应多少。1997年香港也曾动用1000亿港元救市。而“9·11”后,美国总统发表不下20次讲话,最直接的内容就是要“相信美国股市”,甚至下令券商不准卖出股票。

  实际上,股市是虚拟经济,更是信心经济。对于在低迷中涣散了人气的中国股市来说,“政策救市”不如“信心救市”。或者说,管理层制定“救市”政策的首要原则,应该是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如果长期困扰股市的“资金饥渴”得到缓解,如果富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如果陆续出台的股市新政令市场信心逐渐恢复,2005年的中国股市或许并不需要“救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九条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