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拯救股市 > 正文
 

增量资金只会造就局部牛市 切莫漠视市场规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 07:38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作为阶段性利好之一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上周大张旗鼓地“秀”了一把。深沪股市却并不领情,上周四的一根大阴线,让投资者鸡年春季行情中的“牛市情结”,凉了半截。

  增量资金只会造就局部牛市

  种种迹象表明,保险资金整齐划一的入市步伐,或许只是对“A股入场证”的一个交代
。因为,“入不入市是态度问题,买多买少是利益问题”。去年,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都因为A股市场的下跌而荷包缩水,机构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连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都因传闻要缩减甚至取消自营业务,上周出现股价急跌。追求安全第一的保险资金岂能贸然入市?

  退一步讲,保险资金大举入市,真能“导演”出一番大牛市行情吗?最终可能像昔日的开放式基金、社保基金以及QFII入市效果一样,只会加速A股市场的价值回归过程。

  目前,股市处在熊市的末期,还是牛市的初期?众说纷纭。但是,易方达基金公司总裁叶俊英认为现在的牛市概念已经不同了,只会有局部牛市,结构性调整还会持续。

  即使未来银行资金入市,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九现象”(即九成股票跌,一成股票涨)。近期,当“仙股”数量不断增加之时,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等一批绩优股却迭创新高。包括开放式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会通过越来越高的持股集中度,渡过A股股价与国际接轨的“寒冬”。所以,即使出现人造牛市,那也只是“人造局部牛市”,绩差股仍难逃一跌。

  牛市情结误了谁

  自从2001年6月以来,投资者总在春天盼望牛市的归来。每年的“牛市情结”,都有新的主题——2002年的“全流通搁浅”和恢复新股市值配售、2003年的QFII和社保基金入市、2004年的“国九条”出台,以及今年的“全流通破题”……诸多憧憬曾让散户甚至机构投资者热血澎湃。事实证明,一时的政策利好,可能人造出一波牛市行情,但却不能改变股市的运行规律。

  所谓人造牛市,是指通过干预市场,带来的股市脱离合理估值的上涨行情,典型特征是投机泡沫泛滥,长期股息率极低。

  在深沪股市被定位为“为国企解困”之时,管理层往往通过调节新股扩容和入市资金扩容的节奏,制造融资者和投资者的相对均衡。但是,由于人为制造流通新股需求的紧张,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盲目扩大,A股股价泡沫化严重,市盈率一度高达七十倍多。

  经过三年多的调整,目前,深市A股整体市盈率已跌至23.42倍,仍未有走出困局的迹象。毕竟,和香港H股指数才十倍左右的市盈率相比,A股尚有高估嫌疑。同样,深证B指(资讯 行情 论坛)即使上周创出11个月以来的新高,整体市盈率不过是12.39倍,投资价值远高于A股。A股上周闻“QDII”就打喷嚏,原因在于估值偏高。

  事实上,在每一次人造牛市行情的潮起潮落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融资者。当然,一批先知先觉的“偷步者”,也借机“冲浪”,捞一把就跑。

  A股过去几年的政策性井喷行情,只是改变了一时的供需关系,却并未给提升市场估值带来帮助。反而是上市公司频繁的高价再融资行为,增加了股市的系统性风险。

  要尊重市场规律

  “两会”期间,在为股市脱困的建议中,核心观点便是尽快在让利于民的基础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趁机掀起一波大牛市行情。

  令人担忧的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方案,很可能以试点的方式进行,结果可能陷入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长期博弈之中,而A股与H股股价接轨的速度很可能来得更快。经济学家韩志国日前不得不感慨说,实施全流通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简单来看,最佳时期应该是2001年,因为当时A股市净率最高。高溢价的诱惑,能够让非流通股东以让利的姿态换回流通权。现在,A股市场的市净率才2倍左右,已与美国股市接轨,大股东让利空间能有多大呢?像去年曾因有全流通试点传闻而股价暴涨的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最新市净率已是0.66倍,大股东已难言“让利”二字。

  当全流通问题不可能迅速解决之时,如何才能减少股市的泡沫呢?成熟股市的做法,是通过做空机制等制度加速泡沫的破灭,使市场回合理估值。

  在充分考虑市场承受力的前提下,A股市场选择了缓慢挤压泡沫的作法—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一方面,严重查违规资金入市和查上市公司违规,一方面,时不时暂停发行新股等。这不仅强化了市场对政策利好的预期,也打乱了市场本身的运行规律。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认为,不断希望救市的做法只是阻止了市场的正常调整,令中国股市进入“慢死”状态,这对股市的伤害性是最大的。

  通过人为制造一波牛市行情,在赚钱效应下解决股市的各种弊端,乍一看这是个“妙方”。但是,A股的治理水平低下和内幕交易等问题并不会因此消失。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和人民币汇率调整在即的背景下,A股市场已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泡沫不灭”的神话,早已随着新股跌破发行价而飘逝。尊重市场规律,让监管透明化,或许是证监会在推出制度创新时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熊元俊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