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海航危机 > 正文
 

海航瞒报信息的理由太荒谬且不负责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10:27 南方都市报

海航瞒报信息的理由太荒谬且不负责任

  经济时评

  没有履行信息公开义务能归咎到自身扩张速度上吗?

  一直被市场质疑利润超常规增长的海航股份(600221)春节前爆出隐藏关联交易信息的丑闻,高达4.4亿元的关联交易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未向投资者及股民披露。

  更让外界哗然的是,海航方面春节后就此事所做正面回应的荒谬“逻辑”——公司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关联交易额。其言下之意似在暗示,因为公司发展太快,交易太多,信息披露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

  这种辩解逻辑荒谬,如果海航有足够的上市公司的责任感,就不应漠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持续信息公开是其应尽的基本义务,《证券法》中对此有明确规定。

  进而,让人不能不猜测海航的关联交易背后是否有重重内幕。

  海航方面进一步表示,2003年发生的该笔关联交易,金额为2.2亿元,偿还款项后形成的合计往来金额为4.4亿元。公司在2003年已全部收回往来款项,不存在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安全构成影响,也没有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然而事实上,由于海航此前并没有就此事发布过公告,因此,这部分应收款是否已经收回根本无从考证。

  与关联公司有资金往来并不为奇,但金额如此巨大,且不作任何预警,这部分资金一旦出现问题,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广大投资者。

  中国证监会海南证监局则认为海航在人、财、物三方面没有彻底分开,令其信息披露存在制度性缺陷,问题由来已久,其迅速扩张只是把问题更快更多地暴露出来。海航的回应,反而将问题的根源看成了解释。

  不规范的管理令人担心的是,一家在1999年就上市的公司竟然没有自己的证券部门,海航股份证券部实际上是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证券部,同样的机构、人员和办公地点。

  母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向来都是剪不断理还乱,发生巨额违规资金往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作为海航年报的审计单位——信永中和会计事务所不知对此作何解释?

  本报经济评论员 李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航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