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询价会有多少改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08:41 东方早报 | |||||||||
新股发行询价制真正意义上的启动,应该是从2005年1月17日华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IPO开始。作为一项长期利好政策的新股询价,却引来了股市的短线恐慌。如今,第二只询价股———黔源电力也已进入整个发行过程的最后阶段。 虽然新股询价的推行仍遭到不少人的责难,但是,不可否认,新股询价制的推出,应该说是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变革手段之一。
但从已开始发行的两只新股来看,只能说我们的新股发行询价制才刚尝试性启动,其中暴露出了不少缺陷与不足,如果不能在新的一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新股询价只会成为证券市场谈之色变的利空。 自华电国际开始询价起,针对询价机构报价的前后落差,以及最后确定的价格给市场所带来的阵痛,监管部门也开始检讨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2005年1月底,针对部分询价对象在参与华电国际询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询价对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若干要求的函》,针对询价机构提出四项要求: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报价,并对自己的报价负责;不得故意压低或抬高报价,不得通过任何形式相互串通报价;初步询价时的报价与累计投标时的报价必须具有逻辑一致性;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出租、出借询价专用账户。 相对于代表国际惯例的香港新股发行模式,我们可以期望,在2005年,内地的新股询价制在实践中会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在香港模式中,兼顾各类投资者的利益,是发行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而在内地的新股询价制中,散户的话语权并不能得到体现,只能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随从。 香港大福证券(行情 论坛)首席分析师梁伟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叙述了香港公开募股的过程。他表示,香港股票发行也要经过预路演及路演这两个重要的阶段。在预路演阶段,包销商及上市公司对投资基金经理等进行推荐,根据投资基金经理的意见和反响等,确定价格区间。确定价格区间后,内地向询价对象进行累计投标询价,公众投资者只能在累计投标询价完成、确定最后的定价后在网上按照市值进行配售,可以说中小投资者并不能参与到询价过程中。 而在香港的公开募股中,中小投资者可以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确定价格区间后,即开始向公众进行公开配售,包括散户及机构投资者,一般是按照价格上限向投资者配售,散户及机构投资者认购的价格是一致的,即价格区间的上限。公开配售结束后,包销商及上市公司按照投资者的超额认购状况来确定最后的定价。超额认购倍数越高,则定价就越接近于价格区间的上限;超额认购倍数越低,定价就接近于价格区间的下限。若定价低于公开配售的价格时,则在挂牌上市前一天将多余款项退还于投资者。 在香港的公开募股中,虽然包销商及上市公司掌控了发行股票价格区间及最后定价的权利,但是一般包销商都会考虑给散户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在公开配售时,中小投资者在认购股票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相对于香港方式,内地询价可能更多的采用近似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决定,因为内地在确定价格区间后由累计投标方式确定最后的定价。 梁伟沛认为,内地的新股询价制度已经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是与香港模式仍有不同,可以说主要是两地的投资文化决定了模式的差异。 香港的募股模式在维护中小投资者方面更加人性化,虽然包销商与上市公司可以决定价格,但是为了长期的信誉考虑,包销商会给予上市公司一定压力,尽力平衡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双方的利益。而内地可能倾向于上市公司的利益,希望定价越高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