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熊市非一日之寒 询价制与C股当属罪魁祸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06:29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 |||||||||
今年以来,两市股指加速下跌,迭创新低。究其原因,询价制与C股市场当属“罪魁祸首”。 股指加速下跌,当然不是管理层所愿看到的。上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银监会副主任史纪良、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等悉数出场,均对股市困局表示了直接或间接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日前表示,证监
为保持市场的稳定,“必要的阶段性措施”具体会是些什么牌?管不管用?对此,正确认清当前股市所处的困境,有助我们调整好心态,不至于盲目乐观。时下,深沪股市处于市场转化的关键时期,尽管询价制引发了市场的“阵痛”,但必须承认的是,询价制推崇“质价相符”原则,其市场化的取向不可逆转。当然,此次新股询价制的启动,在时机选择上或许有商榷之处,因为此前市场都以为询价制最早会在春节后实施,提前启动自然会给人以“扩容”迫不及待的感觉。眼下,市场传言新股发行“闸门”再次被关,果真如此,当属纠偏之举。但也应明白,即便如此,询价制的取向不可能因为短期“阵痛”而止步,春节后仍会再度“开闸”。 另外,“扩容”阴影一时难以散去。毕竟WTO后过渡期十分有限,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大型国企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对此,从管理层最近的言语中也可悟出一二:证监会主席去年底曾表示,要调整上市公司结构,支持与国计民生关联度高的企业优先上市;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1月6日强调,要支持扩大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发展;1月16日,史纪良呼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避免融资风险过多集中在银行;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1月16日表示,中行、建行要按照成熟一个上市一个的原则,争取适当时机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国资委副主任邵宁1月17日表示,今年国资委将继续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一时不具备条件的也要逐步实现整体上市……显然,管理层扩大直接融资寄厚望于股市。 问题是,面对交行、建行、中行等银行转制上市潮,宝钢、鞍钢、上汽集团等央企整体上市潮,以及华电国际、中石油等“海归”潮,脆弱的股市能否负重?历经漫漫40多个月的熊市,深沪股市却依然“跌跌”不休,流通市值蒸发1万多亿元。以刚刚过去的2004年为例,尽管我国GDP实现了9%的超高速增长,A股股价却平均下跌了22.5%,逾九成的投资者亏损。想当初,深沪股市的保证金存量最高已达7000多亿元,而现在已大幅减至2700亿元。股市丧失了“赚钱效用”,市场信心自然会大打折扣。 为重拾信心,眼下管理层大打制度创新牌。但有意思的是,市场对一些创新之举并不买账,如以股抵债、C股市场等创新,甫一出台便备受指责。“C股市场”不仅让中小投资者“补偿式全流通”的愿望落空,更让市场价值重心下调压力大增,叫停的呼声此起彼伏。又如“以股抵债”,从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华北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两位“尝鲜者”的情况来看,它们的每股定价分别为7.15元、2.46元,折合市盈率分别高达77倍、82倍,远远高于此前新股发行20倍的市盈率。尤其是,“以股抵债”后,大股东的地位丝毫不动,想“掏空”还可以照掏不误,难怪有人评价“以股抵债”是完完全全的“空手套白狼”。像这样,“创新”偏离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宗旨,“重拾信心”从何谈起? 股市三年大熊市,非一日之寒。要扭转这一困局,根本出路还在加紧落实“国九条”。落实“国九条”当然不能仅仅体现在股市的融资功能上,还得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知道,任何急功近利、渴泽而渔的做法,只能是杀鸡取卵,毁灭市场。据说“C股市场”已被技术叫停,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仅此还不够,类似以股抵债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办法均应叫停。 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的“利好”今日兑现,与此前一系列引导合规资金入市的“期货”式利好相比,这不失为管理层让利于民的诚意之举。另据了解,证监会的阶段性稳定市场的举措除了暂停“C股市场”外,还包括控制新股发行节奏、确定股权分置试点等,其用意无非是要给市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倘若也能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尽早解决众望所归的“股权分置”问题,当属证券市场之大福。 作者:向长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