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我们要的是改变而不是歧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1:47 南方都市报 | |||||||||
作者: 李银 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突然间来了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等地的知名证券交易所的有关人士,以及诸多在全球有高知名度的财经公关公司代表。他们之间的任何一个组合,都能将一家公司推向它想去的资本市场。
他们殷切地宣讲在自己的证券交易所上市有何种好处,他们殷切地表示自己的投资顾问服务有多么的周到。 这些国际重量级证交所都意识到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经济数字,有那么多中小企业,有那么多潜在的需求,有那么多服务的可能和盈利的空间。 他们表达了欢迎中国中小企业到本地上市的愿望,但我们的媒体执著地问:中国航油事件与创维黄宏生事件是否让他们对中国的海外上市企业“另眼相看”? 或,此事是否促使当地的证券交易所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以监控企业风险? 他们说,不,一个企业只是一个企业,不代表全部。 是我们自己先心虚了。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治理并非依靠证券交易所的严格监管,也并非只有中国的企业才会犯错,安然是一例子。 确实,每个中国企业都应该有企业公民责任,但一个企业表现出失常,不应该看作中国的企业都会失常。 也确实,中国的民营企业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在中国内地市场某种钻营模式的成立,让他们以为这种模式在门槛日渐降低而监管日渐严谨的海外市场也可以成立。 若论原因,他们其实输在自己手里。因为中国企业缺的正是自身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 在中国,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在海外上市,往往出现因父子关系导致过多关联交易而产生的脆弱环节。 但这些,并不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全部。毕竟,暴露出问题的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占海外上市企业的比例并不大,而海外上市仍将是中国大部分想壮大的企业的“将来”。 正如美国华尔街KCSA国际财经公关公司执行合伙人Jeffery所说,中国的企业一定要非常开放地对待国际市场,要把自身的信息披露做到透明化和公开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资本市场。 我们要的是改变而不是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