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资产损失将累及股市 资产运行需监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09:41 东方早报 | ||||||||
国资委刚公布的181家中央企业清产核资结果,虽在公众意料之中,但具体数字仍触目惊心:央企总资产损失高达31778亿元,其中80家资产损失逾10%。这表明,数量不多但总量极大的央企资产运行与管理,尚需要安排更好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难得的是,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还比较清醒,在分析央企资产损失时,既客观承认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等外部原因和历史遗留问题,但更主要还是归
对多数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上述结论其实并不新鲜。在沪深股市1377家上市公司中,央企控股的虽然仅有170余家,但却占据了沪深两市股票市值的绝大部分。因此可以说,如果央企整体资产质量不够好,或其资产损失比较严重,首先会直接影响沪深股市的央企控股大盘股的投资价值,进而对整个资本市场形成连锁打压。 这就不仅仅是国资保值增值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整体权益。回头再具体分析央企资产损失的几大主因,熟悉上市公司种种劣迹的投资者恐怕会顿有似曾相识之感。比如盲目投资而形成的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再比如会计核算不规范甚至企业与财务中介公司合谋做假账等,都是令投资者深恶痛绝、且至今仍存在的上市公司通病。 而作为出资人不到位的央企,更有其独特且顽固的制度性病根。比如普遍存在的管理不严和财经纪律松弛,很多央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缺乏统筹协调,造成许多应收款项和存货等资产损失。而内部监督制度执行不严格、内审不健全,特别是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更是不少央企资产损失惊人却无人心痛的主因。 从长远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央企及其控股公司进入沪深股市。因此国资委如何更充分地履行出资人职责,更严格有效地监控央企的资产运行,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将长远惠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全体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