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纵横谈:改革是中国经济第一推动力

2015年03月03日 07:46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四个全面”纵横谈之二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反复谈到“四个全面”,这无疑是让中国梦照进现实的最佳诠释。从务虚到务实,梦想不是靠空等就能兑现,正如习近平2012年在记者见面会上所言:“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中国梦,亦复如是。

  中国梦需要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全面小康。马克思经典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就意味着,经济基础会极大地影响乃至决定着我们全面小康的进展与水平。只有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全面小康才能步步为营。

  不过,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不容易实现偏安一隅的风景独好。当前,世界经济可谓复杂多变:美国的强劲复苏、欧洲的曲折增长,新兴经济体的挑战骤多……这或多或少影响着中国经济的“身心健康”。

  挑战也与机遇并存,何况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关键还是中国经济自身的良性运行。当前,我们也需要承认中国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一些挑战,比如增长速度需要换挡、结构调整存在阵痛,前期累积的经济风险需要释放,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观念到方法更新换代才能应对。

  新常态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是对旧常态的扬弃,在历史进程中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姿态。只不过,这种切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轻松跨越。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换而言之,中国经济将会遵循渐进式的路径,从认识到适应,再到引领新常态。显然,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自然而然的过程,那将是何种力量主导中国经济在三阶段里演进?我们的答案是改革,它是中国经济成功进入新常态的第一推动力。

  向改革要动力,这是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卓越成就的宝贵经验。越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经济形势不佳的时候,越要大刀阔斧地推进全面改革。因为我们深信,上层建筑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改革就是清理体制上的弊端、完善机制上的漏洞,它能最大程度释放中国的经济活力。

  纵观过去一年,改革作为第一推动力或如静水流深,或如惊涛拍岸,其成绩单举世瞩目。比如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这些改革未必全是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有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等,它们却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

  习近平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年。改革既要全面,更要深化,还要关键,这就是第一推动力的要旨。它要求改革者需要具备“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勇气,下定“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秉持“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精神,彰显“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气魄。

  唯有保持这样的改革定力,中国经济才会闯出一条新路,全面小康的目标才能更近一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中国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深圳机场车祸致9死 肇事女司机身亡
  • 体育CBA辽宁3-0横扫青岛 7年后再进总决赛
  • 娱乐三天两夜!范冰冰李晨甜蜜过情人节(图)
  • 财经31省份1月CPI涨幅普降 陕西出现负增长
  • 科技MWC2015前夕 三星S6等手机新品发布
  • 博客柴静的雾霾演讲有哪些话没明说?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班主任的反思:我怎么劝小学生作假
  • 易宪容:当前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
  • 徐斌:国企改革内部动力不足
  • 冉学东:愁容骑士的老枪与人民币汇率
  • 马跃成:降息不是救市的灵丹妙药
  • 叶檀:中国人买日产马桶盖 产能过剩
  • 杨玲:降息让蓝筹股大牛市将持续
  • 杨红旭:3月1日绝非房价大跌的开始
  • 张庭宾:人民币2015年可能跌10%以上
  • 易宪容:央行降息实质要解决三大问题
  • 麒元:如何破解中国经济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