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的前提是降得准:如何让钱不流向股市撒野

2014年12月11日 09:15  京华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皮海洲

  昨天,全国11月份CPI数据公布,1.4%的涨幅创5年来新低。数据公布后,业内关于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呼声再起,甚至有消息称央行[微博]最快将在本周“降准”。在“降准”预期的影响下,前天大跌的股市昨天止跌回升。

  不过,目前到底需不需要“降准”却值得商榷。虽然CPI涨幅创新低显示宽松货币政策有其必要性,但正如国家统计局方面的解读,11月CPI走低主要是受天气、季节和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来说,“降准”是否真的“降得准”,是否真的能够刺激需求、减缓实体经济通缩的威胁,是很令人怀疑的。因为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当前中国社会并不缺少流动性,最近股市的“疯牛”就是最好的证明。自11月24日以来,上证指数持续大幅上涨,股市资金泛滥成灾,两市日成交金额迭创纪录。

  A股市场的巨额资金来自哪里?这当然与11月22日央行降息引发的资金面宽松有关。最近一个时期,券商融资融券的金额大幅增加,到目前融资余额已突破9000亿元大关。更重要的是,社会上大量原本应用于实体的资金也都纷纷杀到股市里来了。比如一些P2P平台的老板将平台投资大量转战股票市场,导致平台资金紧缺,一些P2P平台产品的募集期被迫拉长,有的项目索性“流标”。可以说,上次的降息并没有把资金引导到中小微企业里去,却把各类资金都引到股市里来了,造成行情暴涨暴跌。

  如今11月份CPI涨幅再创新低,业内又呼吁央行“降准”,但如何让“降准”真的“降得准”,让其能够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流向股市撒野呢?这恐怕是业内人士与央行方面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此一来,目前“降准”是否真的很迫切就值得讨论了。所以,对于“降准”,央行有必要三思而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皮海洲A股市场央行降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欧冠-巴萨3-1巴黎 曼城出线 16强一览
  • 娱乐王珞丹张嘉佳幽会照曝光 或已相恋多月
  • 财经23省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多地下调
  • 科技APP打包灰色产业:10人月纯赚150万
  • 博客刘兴亮:2014年互联网十大网络流行语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教育部:允许大学在校生休学创业
  • 叶檀:成品油税费高低不能乱比较
  • 许一力:离央行降准还远么?
  • 徐斌:中证登将新股民砸成猪头
  • 冉学东:安邦买的是对宏观经济信心
  • 沙黾农:我为什么鼓励老百姓持股
  • 洪榕:中国股市可以让大人们放心了
  • 凯恩斯:明年机会属于新兴产业90后
  • 何志成:经济将现拐点 要敢逢低买股
  • 管清友:货币宽松不会停
  • 罗毅:快牛转长牛 长期有信心